码头文化一直 是小清河在济南人心中难以抹去的回忆。随着小清河一期治理工程竣工,二期工程的逐步完善和推进,“让小清 昔日码头文化重新绽放”的希冀己渐渐在小清河的碧波画舫间流淌出来。济南传统的商埠码头区依稀再现旧时繁荣,小清河独具魅力的码头文化愈发活色生香。

  码头又称 渡头,是海边、江河边乘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建筑物。通常见于水陆交通发达的商业城市。有江河就有码头,码头根据用途和使用不同可以划分为客运码头、货运码头、汽车码头、集装箱码头、石油码头、游艇码头、海军码头等等。

  供船舶停靠、装卸货物和上下旅客的水工建筑物。广泛采用的是直立式码头,便于船舶停靠和机械直接开到码头前沿,以提高装卸效率。内河水位差大的地区也可采用斜坡式码头,斜坡道前方设有趸船作码头使用;这种码头由于装卸环节多,机械难于靠近码头前沿,装卸效率低。在水位差较小的河流、湖泊中和受天然或人工掩护的海港港池内也可采用浮码头,借助活动引桥把趸船与岸连接起来,这种码头一般用做客运码头、卸鱼码头、轮渡码头以及其他辅助码头

  为了适应水陆运输的需要,乾隆时期汉口的码头逐渐建立,后来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继汉口通商后,码头林立,各种帮派也随之建立,码头成为兴盛一时的主要货物和人员的集中地。除了保留初建时的货物运输等需要,码头的客运量逐渐增大,而搬货卸货产生的劳动号子更是层出不穷。

  同时,作为“火炉”的武汉,人们纳凉的首选地便是这依托长江水的码头边,万家灯火为码头这粗犷的轮廓增添一份细腻。这样,码头文化便在这亦商亦娱的功能中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随着城那市化的发展,码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势必为这九省通衢的武汉更增添一份活力。

  码头上主要活跃着三类人:商贩、纤夫及搬运工。常年生活在码头上的少有富人,大多是贫苦劳力者,条件稍好一点的大概就是码头上的商贩们。码头上有两类商贩,一类是流动小商贩,他们一般是在家做好吃食,用篮子或筐子装好,手挎着、肩挑着到码头上找块空地放下就开卖,对于码头上的流动商贩来说,小吃的味道好不好没有那么重要,关键在于会吆喝,吸引来了人,客人就会越来越多;还有一类是固定商贩,他们在码头上有固定的店铺,例如茶馆、酒馆、面馆等等。商贩的存在为重庆码头增添了许多烟火气息。

  众多的码头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也孕育了码头苦力这一特殊群体。一个新兴群体的出现,必然是有他的载体,码头苦力的载体就是码头。民国时期,大量破产农民、失业人员和城市贫民相继涌入码头谋求生计,成为码头工人最主要的来源。起初,码头工人只是由商家或船家雇佣的临时苦力,从事码头的搬运与装卸等工作。随着码头的建立与完善,货物装卸频繁,大量苦力接踵而至,这一群体人数日益增多。

  码头从兴起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我们也看到,码头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它的商业化,它的娱乐性,慢慢地在融合升华。在面对码头工人的时候,与他们交谈时,谈起码头,他们脸上泛起的的一种亲切感。多少年与码头作伴,与船与这不竭的长江水为伴,他们见证着码头,而码头也一点点地充实着他们的记忆。

  俗语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当长江与汉水会和的时候,当“汉水改道”的时候,当汉口镇从蛮荒之地蜕变而出的时候,谁会想到如今的繁华与兴盛。就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历史一般,武汉也不能没有这些码头,不能没有码头文化。让码头文化和城市化一起走,去填补那些消失在人们记忆中的空白历史,让这个城市更加完整,更加美丽和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