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名校云集、精英荟萃。其中,上海音乐学院不仅是音乐人才的摇篮,更是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建筑群。本期由上海住建委带来的
上海音乐学院淮海路校区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不仅是音乐人才的摇篮,更是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建筑群。校园内存有6幢优秀历史建筑:淮海中路1131号、1189号、1199号与1209号,以及汾阳路20号的老办公楼和专家楼。
“淮海路校区整体功能提升工程”以淮海路校区的拓展为契机,修缮现存6幢历史建筑,改造12栋楼宇和整个校园环境,来实现淮海路校区的全面提升。
项目的整体目标是将淮海路校区打造成对标国际学术前沿,引领中国音乐研究,服务战略需求,助力城市文化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最美音乐校园。如今,完成提升后的上海音乐学院校园已然成为上海市中心的花园学校。分为四个主要功能板块:核心教研区、音乐展示区、国际学术交流区、综合配套区。
为了全面提升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环境,校方对历史建筑进行了精心的保护性修缮,拆除了两千多平方米的搭建,不仅提升了街区的整洁度,还为将来的景观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为了营造更加宜人的校园环境,拆除了长达7米的围墙,新增了约2100平方米的绿地和公共空间,使校内与校外空间得以更好地融合。草坪和花园的点缀使得整个校园更加生机盎然,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为了确保校园的安全开放并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引入了智能安保系统,为校园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方式。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造和建设,上海音乐学院成功地将历史风貌与新时代文明相互交融,创造出了一个既充满音乐文化和艺术气息,又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城市空间。
① 开放沿街空间,形成景观花园;提升地面铺装品质,沿街增植草坪、花树(海棠)和少量花境,沿街门禁采用绿篱结合铁艺门或花箱的方式进行隔离。
② 修缮历史建筑;依据建筑场地关系,塑造干净简洁的花园草地;建筑前增设小平台(长7米,宽1.5米);草坪上增植海棠和景观花境。
校园在秉承空间开放、拆除违章建筑和围墙;风貌保护,修缮历史建筑;功能共享,音乐艺术融入城市;品质打造,提升景观环境规划策略的同时,还将校园建筑结合沿线马路,打造了“一线十景”的新景象。
淮海中路1131号是德国巴伐利亚风格的花园住宅,被誉为“音乐城堡”,由德国建筑事务所倍高洋行设计。建筑的希腊式凸窗、罗马式柱头等都极具特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主要作为图书馆使用,上音老院长贺绿汀曾在此办公,留下许多宝贵的回忆。
淮海中路1189号(现美育楼)是英国式假三层花园住宅。屋顶形式丰富,立面活泼,墙面材质对比强烈。建筑局部立面具有英国都铎风格特色。入口上方有外露木构架,两侧为饰面墙,老虎窗造型特别。
经过精心修缮与改造,美育楼一楼作为东方乐器博物馆新馆址正式对外开放。此次开放的首展是《丝路随响——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十周年乐器文化展》,该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28日,为公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文化盛宴。
淮海中路1199号为现代风格,立面简洁,强调水平线条。门窗方正,几乎没有多余装饰,顶层出檐比较深远。建筑平面布局及功能设置不对称,注重材料质地和色彩的搭配。
上海音乐学院历史建筑群中颇具风格的淮海中路1209号是独立式花园住宅的重要代表,原名“天赐大宅”,曾是新康洋行大班犹太富商爱德华·埃兹拉的私人住宅。修缮后将作为上海城市音乐会客厅,是体现上海音乐学院学校历史建筑品质的重要景观之一。
汾阳路20号办公楼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建设之初为德国商人马丁·克里希住宅,一战后长期作为上海犹太教俱乐部使用。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搬至汾阳路后为上音所用,承载了上海音乐学院近百年的音乐记忆和艺术繁华。
汾阳路20号专家楼是德国地域风格的独立花园住宅,局部带有德国青年风格派的艺术特征。建设之初为德华银行高级职员格瑞克的住宅,后曾被斐恒夫妇改造为青鸟疗养院至1926年。1927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作为比利时领事馆使用。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搬至汾阳路后为上音所用。
目前,经过修缮的上海音乐学院校园已向市民和游客开放,部分建筑空间将逐步开放预约,为市民打造开放的艺术空间和高雅的艺术殿堂。您可以在校园内漫步,欣赏历史建筑,体验上海音乐学院近百年的历史积淀和学术氛围,感受城市、建筑、音乐、文化的交融之美。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