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毕业设计作品展得到了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大学城校区管委会办公室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汇集了来自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30多位本科生,以及设计学(艺术、工学)、机械(工业设计工程)等专业方向70多位硕士研究生的近300件作品,等主题,涵盖智能家居用品设计、信息交互系统设计、适老化设计、游戏设计、公共艺术装置、乡村环境改造、文旅景点设计、农产品包装文创设计等数十种类别。

  其中,乡村振兴主题为今年首次设置,共收到作品19件。这一方面是华南理工大学近年来在对口帮扶工作中的厚积薄发,另一方面也是对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积极响应与深入实践。

  改造后的建筑共分为三层,南北两侧不同的功能区,北区属于文化娱乐多功能场所,南面属于餐饮空间

  船承绿影项目为原交通部第四航务局船厂改造设计。设计场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临珠江后航道,场地占地面积约1.5公顷。设计对场地内包含的1处传统风貌建筑( 原船体车间)及周围工业设施进行保护与更新改造。

  本次设计的核心是激发这些建筑和设施在海珠区区域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根据区域的功能需求构筑多功能文化娱乐场所,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需求,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发挥场地文化肌理优势,将自然引入工业遗址之中,促使人们从自然视角审视工业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次设计为乡村旧建筑改造设计,设计对象是位于开平市新建村的废弃学校,设计主要遵循新建村的规划愿景,将废弃学校改为一个集住宿、休憩、公共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建筑,满足乡村旅居与公共社交的需求。

  团队从“延续”对话”“共生”“疗愈四个关键词着手,在尊重、延续场地特点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修复、改建,传统与现代交织,打造质朴简约的生活空间,唤起人们内心的乡土情怀,舒缓压力,进入慢节奏的乡村生活。

  作品名称:乡景重生——广东江门开平市赤坎镇新建村农文旅综合区乡村景观改造设计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将乡村文旅产业视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以广东省江门市开平新建村为例,作品通过农文旅综合区的改造设计规划,致力于解决该村当前面临的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乡村文化发展受限、场地规划与人群需求不匹配、乡村生产局限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景观改造设计方案中,秉持“乡景重生”的核心理念,从“旧景回溯”“今景复苏”和“远景可期”三个维度出发,对新建村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改造。这一设计旨在满足农文旅综合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提升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并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江门独特的乡村风情,助力乡村振兴。

  作品聚焦于华南理工大学帮扶的云县小忙兔村。品牌以“小忙兔村”的村落名称命名,基于小忙兔村本身的文旅资源,衍生出IP“忙兔家族”,塑造为幸福而奋斗的“忙兔”精神。设计中涵盖标志、色彩、字体和应用场景等,确保统一性和识别度,展现独属于小忙兔的乡村之美。期望通过这一设计提升小忙兔村的知名度,为小忙兔村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该导视系统在内容上巧妙地融合了小忙兔的元素,采用镂空和边角柔圆的设计手法,以增强与小忙兔IP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在色彩运用上,以玫红色为主色调,象征新潮和面向未来的理念,同时辅以黑白灰等中性色调,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此外,配套的旅游文创设计紧扣“甜野追风·醒春拾趣计划”等四季主题,结合各种季节性户外活动,推出了一系列富有纪念意义的旅游文创产品,为小忙兔村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作品名称:Plantou. ——基于场景化思维的AD老年患者产品设计研究

  这是专为早期无症状或间歇出现轻微阿尔茨海默症(AD)症状的老年人群体设计的园艺疗法。该方法巧妙地将老年人日常养护植物的生活习惯与身体数据监测及病程管理相结合,降低老年人对医疗检测的紧张与恐惧,让他们能更轻松地专注于与自然植物的互动,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可视化监测。并且,这些数据和日常行为反馈将直接传输至医疗系统,为早期AD的确诊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针对养老机构药物管理难题,开发了一套智能药事管理产品服务系统。通过模块化机器人与驿站系统优化药物存储、管理和分发流程,在提高照护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减轻照护人员负担,提升长者生活体验。

  作品聚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极为关键的海洋环境可持续性问题。贝壳并非仅仅是“已经逝去的海洋生物留下的骨骼”,它们在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海滩拾贝活动实际上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了潜在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海滩贝壳被过度捡拾的问题,作品创新地设计了一套产品服务系统。该系统旨在让游客在体验捡拾贝壳的乐趣时,不再直接带走海滩上的天然贝壳,而是带走贝壳的复制品。这种方式不仅保护了海洋环境,还提升了公众对海洋保护的意识,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保护海洋的行动中来。

  “知绣”数字化体验系统通过AIGC技术,在广绣展馆场景中探索如何促进广绣艺术的传承。该系统不仅提供了与广绣作品互动的体验,还帮助游客收集并深入理解广绣文化,在AIGC技术的辅助下,完成对文化内容的思考与再创造,从而在短时间内以更有趣且高效的方式认识广绣文化。这种创造性的过程让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下焕发新的活力,进一步吸引更多人参与并传承广绣艺术。

  本设计专为成年多动症(ADHD)患者精心打造,旨在帮助他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挑战。ADHD患者常因分心、冲动和行动启动困难等问题,在学业、职业及社交等多个领域面临重重困难。本设计通过创新的软硬件结合,包含启动辅助模块、打断/提醒模块、专注辅助模块以及记录复盘模块,为ADHD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作品名称:文化记忆视角下非遗手工艺体验设计研究——以韶关仁化土法造纸为例

  本设计从非遗手工艺“文化记忆切口”的设计理念出发,为解决手工艺原生地的传播困境,构想了韶关仁化土法造纸技艺的线下工艺体验小站和线上知识共享社群APP两个接触点。旨在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并重构人们当下的生活方式。

  本自然教育产品系统的设计以城市化进程中儿童普遍面临的“自然缺失症”为出发点,旨在通过营造“家门口的自然”体验,构建包含产品端与平台端的综合解决方案。设计深受情境学习理论的启发,结合积极心理学模型PERMA,融入朴门永续理念,不仅实现了自然教育“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更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该设计成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够灵活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通过模块化的产品设计,为不同规模的社区提供服务,最终构建起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全面城市自然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