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美术、摄影、书法等视觉和造型艺术工作者,牢记嘱托,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他们用笔墨、相机和刻刀,生动塑造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视觉形象,彰显“看得见”的中华美学精神,推动了视觉和造型艺术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都北京,一座“工”字形建筑巍然矗立在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旁,这就是中国历史展览馆。开馆3年来,中国历史展览馆共接待观众350万人次,接待团组1万多个,其中青少年55万人次,持续形成参观热潮。

  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及其团队在2021年创作的雕塑《旗帜》伫立在中国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正北侧中间,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巨大党旗,气势如虹,金色的党徽光辉夺目。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民盟中央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党旗立在了中国历史展览馆的广场,它是一座丰碑。党旗长21米、高7.1米,寓意7月1日,中国诞生纪念日。它前面的一条线是倾斜的,再辅以弧线,几条弧线融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飘扬感。雕塑的所有面,都是用不锈钢手工来锻造的,有不同程度的弧面,随着光的移动在弧面上,产生了不同的阴影和光度,有一种动感。这种动感也会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的精神随着这面旗帜向前而不断地向前。

  由雕塑家李象群带领团队创作的大型雕塑《追梦》,以“团块结构”作为主体造型语言,73位人物形象融入主体之中,形成团结一致、阔步前行的恢宏阵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象群:我们这个创作的主题叫“追梦”,也是对应“四个伟大”之一,从这里边能看到56个民族载歌载舞,不断地努力,朝着下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前进,对前景充满希望和期待。各民族这种情谊都在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它是不可分割的。

  2021年7月1日上午,北京广场,从天空俯瞰,如同一艘巍巍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巨型的党徽年号构成最醒目的标志,仿佛在引航14亿多中华儿女的前行方向。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邱志杰:它既像一朵展开的浪花,也像一个彩虹之门,也像一座连绵起伏的群峰,又有一种跨越百年、通向光明未来的意象。我想正是这种多重的意象,能够给人一个非常崭新的印象。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尚辉:在我看来,中华人民在当下奋发拼搏的一种创造的精神,是需要造型艺术、通过视觉化的艺术语言来凝固、提升的。这十年,造型艺术发展最重要的是对国家历史的一种主题叙事。这种主题叙事,毫无疑问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唤起我们对历史的重新认识,起到能够提升全民族精神情感的作用。

  北京冬奥会期间,三大赛区(场)外的火炬台将艺术与科技巧妙融合,以其灵动飘逸的造型受到世界瞩目。由96朵“小雪花”组成的“大雪花”,在“银丝带”围绕下翩然旋转。2019年10月,“红飘带”主题景观,在广场惊艳亮相,引来无数观众的赞赏。飘带每条长212米,高10到16米,由172块钢结构拼接而成,突显了新时代国家庆典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 马赛:我们的策划、设计,是要去反映、讴歌我们这个时代。怎么去体现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实际上也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使命。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不同的时代为国家去造像,传播国家的形象。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是国家级全国美术创作盛会。而正在全国各地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让人们看到我国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壁画、综合画种和艺术设计的均衡发展,以及综合材料绘画、漆画、陶艺和实验艺术等领域的艺术成果。全美术门类的平衡性发展,正是新时代中国美术当代性独有的表现,其背后深蕴的正是“守正创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为发挥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创作组织作用,推动新时代美术创作气象一新、格局一新、境界一新,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专家先后赴山西、河南、陕西、重庆等十几个省区市观摩指导创作。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范迪安:凡今天我们能感受到的社会发展的各种新面貌、新气象,在美术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大家都主动自觉深入生活,到人民中去,到人民生产劳动奋斗的现场中去,所以从生活中来的这种艺术形象,就有它真实感人的形象特征。

  十年来,大型美术创作工程频出,主题性美术创作成果丰硕。仅国家层面立项并先后组织完成的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就有“‘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美术创作”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等,这些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填补了中国美术史有关大型历史画创作的空白。

  观众 胡敏秋:看得出他们发自内心地对国家的那种责任心。所以我觉得在我们老百姓当中,确实应该大大地赞扬他们这些英雄。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摄影已经成为人们记录日常生活的习惯,摄影艺术也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和创作者。十年来,为了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中国摄影家协会加大对基层一线、青年摄影工作者和新摄影群体吸纳力度,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摄影展览,启动“摄影家走基层 助力乡村振兴——走进特克斯”文化润疆项目,公益“名家讲堂”,组织摄影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欢乐 下基层”等慰问活动,深入乡村驻点创作,持续记录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奋斗历程,为新时代、新征程、新景象、新成就留下了美好的见证。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舸:习在2013年11月份在湖南十八洞村,提出这个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十年过去了,我们摄影人这十年来一直在关注着十八洞村的发展变化,记录了非常详实的历史资料。在2023年的11月份,我们就组织更多的文艺名家、摄影大家走进十八洞村,去记录十八洞村新时代的新的变化。我作为创作者之一,创作了这幅作品叫《十八洞苗绣图》。

  习在2014年5月30日视察海淀区民族小学时指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

  十年来,中国书法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以及基础教育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23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推出了电视栏目《中国书法大会》,力图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形象化地向海内外观众阐释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孙晓云: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这十年来,我们不断沿着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正确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出作品出人才的中心任务,以坚定不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为时代创作,为人民书写。我们要在习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努力用优美的中国汉字,增强我们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构建我们中华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

  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

  美术、摄影、书法等视觉和造型艺术正是彰显艺术个性最直接的艺术形式,十年来,视觉和造型艺术工作者们,静心提升思想高度,潜心钻研艺术手法,精心投入艺术创作,用个性化特色的艺术作品记录新时代,讴歌新征程,鼓舞人心,弘扬传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总台记者 李雅倩 李茂 周岭)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