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宜锌与他的作品《中秋》。(雷宜锌,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美协副主席,省画院副院长,省雕塑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马丁·路德·金雕像”作者。)
华声在线日讯(记者 刘玉锋)还过三四天,雷宜锌的雕塑作品《中秋》,就能正式完工。这也算是圆了他十多年的梦。
63岁的雷宜锌不仅是世界著名的雕塑大师,他还有一重身份:长沙雕塑文化艺术节的主要发起人。
曾经创造过举世轰动作品《马丁·路德·金》的他,还有一个梦想,让长沙的城市版图上,插上世界各地的国旗。很显然,他想邀请到更多的雕塑家,来到长沙创作,留下经典。
2016年10月13日,距离长沙雕塑艺术节闭幕式还有七天,来自20个国家的24件作品将相继诞生。已经持续了三年的雕塑节,这届又将有哪些经典之作传世?为何雷宜锌连续三届以女性为原型,雕刻艺术?这些艺术家们,发生了哪些“鬼马”故事?
华声在线:本届雕塑艺术节,将会诞生来自20个国家的24件雕塑作品。有人说,2014年的雕塑作品强调现实,2015年的侧重追梦。可否用一个词来解读第三届的雕塑作品?
雷宜锌:没法用一个词来定义,只是与往年两届相比,今年雕塑节更倾向于具象,或者说抽象里包含具象。德国雕塑家乔·克莱的作品《牛》,简洁明快的线条并非写实,但确实看上去又是牛,很有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格鲁吉亚的雕塑家琼·哥加贝利奇威利,继续发挥他的强项,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寻找平衡点。他的作品《创造者》,就像一个人在历史的车轮或宇宙中旋转,试图突破界限,意味丰富,给世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侧重具象或在抽象中寻找具体意蕴,这契合了长沙市民的欣赏习惯。他们希望看得懂,看得明白,这与中国传统的大众审美理念有关。前两届,我们更注重国际化视野,这届,我们将国际化融入到市民的欣赏习惯中。
雷宜锌:这些作品,都是艺术家们创造的经典之作。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葡萄牙雕塑家马提亚·肯恩的《人性的光辉》。这部作品用大理石打出无数个洞,利用日光对石头雕塑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用手敲击,还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就像原生态的乐器,在视觉和听觉中搭建桥梁,扩大了欣赏的外延。这件作品很有灵性。
华声在线:今年,你的作品《中秋》以嫦娥为原型,双手合十形成月亮,头顶有个月兔。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材?2014年你创作了《洋湖女》,展示洋湖湿地公园的湖光山色。2015年你创作了《秋风袅袅》。这些作品,都以女性为原型,它们之间有什么共通点?
雷宜锌:《中秋》是我早期的代表作。2000年左右,这件作品曾矗立在长沙芙蓉路的图书城对面,后因城市改造,被挪开后不知所踪,很可惜。十多年后,我再次创作出来,也算是圆梦。
从学习艺术开始,我就对女性形象感兴趣。男人表现力量,女性呈现美的语言。女性是我的标识和符号。在创作的女性作品里,她们的眼睛都是两片叶子,没有眼珠,鼻子尖尖的,利用女性的发型,寻找曲线,利用曲线找到面,就像水一样流淌,委婉舒畅,这些语言紧密结合,非常典雅。女性题材再往下创新有难度,因为它的载体是人,做头像或全身,每次都得挖空心思创造不同之处。
华声在线位雕塑大师和一位雕塑新秀,挑选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为何费尽精力来寻找?
:我都会找寻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顶级艺术家。每位艺术家参加雕塑节不会超过两次,以作品是否经典,与长沙市民是否互动为标准,会从上届艺术家里,挑选两位继续参加。我对黑人有一种情感。我想每届雕塑节都不能缺少他们。花了5年时间创作《马丁·路德·金》,他的思想一直在提醒我。
这次参加雕塑艺术节的黑人有两位,尼日利亚的纳穆迪和赞比亚的查尔斯·昌巴塔。纳姆迪来自马丁·路德·金的故乡,是这届被人追着拍照的对象。这位世界上最高的雕塑家,有2米1的身高,对人很友善。
每位大师都有自己特定的符号,我希望长沙出现一些多元的、有特色的城市雕塑。一件好的雕塑是城市的眼睛,城市的灵魂。它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的良好媒介,能潜移默化地深入影响、塑造公众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观念。它是以艺术为载体、像大树一样健壮城市灵魂的社会力量。艺术家给我们这座城市留下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把长沙的文化传播带到世界各地。
:每位艺术家创作时风格迥异。有的雕塑家不喜欢被人打扰,赞比亚的雕塑家创作时则不能没有音乐。艺术家有责任主动为大众,搭建公共艺术平台。这次,有一场公益活动,邀请7位雕塑大师为7位来自全国的模特创作雕塑,没想到,这些大师积极参与,有的十多年没雕刻过人物的,也拿起了刻刀。巴西雕塑家艾瑞妞没参加,急得索性抱着一团泥巴,与现场的孩子们打成一片。
美国雕塑家约翰·费歇尔很专业,这位白胡子人一辈子只做雕塑,做了35年。一家人住在离城市很远的森林里,与世隔绝。他每天从早上5点雕塑到天黑,一分钟都不休息,像头牛一样的工作。这个习惯带到了这里,吃过午饭,所有人都在喝咖啡饮料休息,他抬起脚就走,到了这里的第三天,顶着大太阳创作,结果晕倒了。
他还有一个创作习惯,从不打草稿,直接拿石头做。在他看来,创作要即兴发挥,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这个人我很钦佩。
:2007年,我去参加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国际石雕研讨会,很有感触。他们有一个公园,有很多雕塑家在里面创作。公园每天开放半天,来参观的人很多,互动也很多。我总是想,为什么我们中国、我们湖南没有这样的雕塑活动,与市民互动?直到2013年,长沙市举行各界人士中秋茶话会。作为艺术界的代表,我第一个发言说,“我有一个梦想,把我认识的、不认识的各国雕塑家请到长沙来,把他们的雕塑留在长沙。”长沙市委主要领导当场对这个想法表示了支持。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14年,长沙雕塑文化艺术节落户洋湖。
:在全球视野的文化交流上,长沙雕塑艺术节起到怎样的影响?与你预期的有距离,还是说效果出乎意料?
:这次举办讨论会,加拿大雕塑家理查德·麦克尼尔发言说,他参加了世界20、30个雕塑节。长沙雕塑艺术节,是他最好的。无论是活动规模、雕塑家层次、世界知名度,长沙雕塑文化艺术节,都已跻身世界一流的雕塑艺术节。在长沙的雕塑家在FACEBOOK发图片,世界各地的雕塑家看到了,立马给我发邮件、打电话,希望能受邀参加。
这些来自全球的艺术家也通过活动平台,深入了解了长沙甚至中国文化。12日晚上,我们请到湖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副团长张音悦,在洋湖演奏二胡《赛马》,中国音乐把马的奔跑姿态拉出来了,他们听懂了,不自觉地用手指头划出马奔跑的动作。所以说,艺术是世界的,没有国界之分。结束后,捷克雕塑家还邀请张音悦到家乡去演出。
:实现一个大美艺术长沙,你觉得雕塑会起到什么作用,在你勾勒的这幅蓝图里,雕塑会呈现何种状态?
: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向国际化都市迈进,需要国际化的艺术家参与其中,通过艺术节也让长沙市民对世界雕塑文化有一个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是世界的,我们这个城市需要世界语言,不仅是世界语言,也是城市语言。任何一个时代的雕塑,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记录了一代人的追求和梦想。我希望将长沙打造成一座雕塑之城。长沙雕塑文化艺术节已在洋湖举办三届,每一届都有23位世界雕塑大师,留下传世之作。每来一个国家的雕塑大师,洋湖湿地公园就会插上一面国旗。长沙的城市版图上,应该插满世界各地的国旗。这就是我们的国际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