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苍苍、林海茫茫、河湖润泽,沙海相依。刚刚的这组画面带领我们自东向西领略了内蒙古边境线上的壮丽景色,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内蒙古地域之辽阔、风光之旖旎。
的确,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内蒙古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和草原,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近年来,内蒙古把保护草原、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举措。
如今,内蒙古51%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亿亩草场纳入了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102个国有林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眼下的内蒙古草原生机勃发、绿意盎然,经过1个多月的休养生息,大草原已经全面返青,现在我们就来连线正在内蒙古乌拉盖草原采访的总台记者马雨晴。
今年内蒙古大草原的牧草长势如何,牧民的生活这些年又有了哪些变化?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总台记者 马雨晴:跟随着我们镜头,一起来到素有“天边草原”美誉的乌拉盖大草原。我们正跟随着牧民程大哥一起赶着羊群去放牧。这里位于内蒙古的中部,属天然的草甸性草原,而之所以有“天边草原”的美誉,自然也是因为迷人的自然风光。您看蓝天白云下,无边的草原绿浪翻滚,一望无际;百转千回的河流,宛如丝带,镶嵌在绿色的画布上。蓝天、白云、碧草,还有数不清的牛、马、羊,身在其中真的是流连忘返,沉醉于这浑然天成的美妙画卷。“天边草原”不仅美,而且还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今年的草原有45天的“带薪休假”。每年春季牧草返青的时候,为了避免刚长出的小草被牛羊吃掉,当地实施了严格休牧制度,这个时候,牧民们不能放牧,只能进行短暂的舍饲喂养。而为了鼓励牧民休牧,当地对也是禁牧草场实施了补贴,每亩补贴价格是1.1元左右。就拿程大哥一家来说,他家有将近2万亩草场,45天的休牧能够享受到2万多元的补贴。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别看这45天的简短“休假”,换来的可是一年牧草的好收成,绿了草原,也让牧民得了实惠。
当然,光凭着“带薪休假”这样的“保养”是远远不够的。乌拉盖草原的土壤属于沙化土壤,所以一旦遇见极端天气或者是植被被破坏后,就会产生风蚀坑和沙化草地。2010年前,当地的沙化面积一度超过5000多亩。我身旁的这张图,就是当年沙化草原的真实写照。那么您再看右边这副照片,通过这个小山坡可以看到两张照片是拍摄于同样的地点,但是样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光秃秃的草原是如何摇身一变换上一身鲜艳的绿装呢?那就要看我身旁的这些瓶瓶罐罐了,这里面装着的就是草种,这是林草专家历时多年搜寻、试验寻找到的适合乌拉盖草原气候、水土条件,能够快速生长的草种。像我手上拿的就是沙生冰草,这种草种非常适合生长在沙化土壤,有很强的耐寒性和耐旱性,可以改良草场,而且还非常适合放牧利用。有了这些草种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沙化草地的治理了,您现在看到的就是沙化草地的治理现场,我们在平整完土地后,把这些草种进行科学补播,最后铺设沙障,通过这种科学治理的新方式来防风阻沙,改变风蚀状况,让乌拉盖草原恢复生机。
有了科技治理的深度修复,加上“带薪休假”“草原奖补”这样的“深度保养”,乌拉盖草原脱胎换骨,容光焕发。现在乌拉盖草原的天然草原植被盖度达到了79.1%。“风吹草低现牛羊”古诗中描绘的绝美意境,如今在这里变成了现实。而伴随着生态好转,牧民们的生活也是越过越幸福,不少牧民们还发展起了旅游业,自己当上了导游,把家门口的绿水青山也逐渐变成致富的金山银山。甚至不乏一些“能说会唱”“多才多艺”的牧民还当起了草原歌手,成为“网红达人”。
大家知道我们《大美边疆行》来这里拍摄,都非常热情,还特意备下了盛宴,为了更好地展示,我们也特意从蒙古包里搬到了草原上。可以看到桌子上已经准备上了花式各样的奶豆腐,还有草原上必不可少的手把肉、奶茶。今天通过我们的镜头,给全国的观众朋友发出一份邀请,希望大家有时间能够来到乌拉盖,欣赏大美的草原风光的同时,体验一把牧民当下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