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5月18日,在首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东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项目专家郑宝江博士,为读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东北植物分享。本活动也是中国出版集团首届大学生阅读分享活动之一。
郑宝江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丛书。丛书现已出版10册,包括“苔藓册”“衡山册”“祁连山册”“荒野册”“北京册”等,近期又推出了东北三卷,即《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吉林册》《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辽宁册》《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大兴安岭册》。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丛书旨在向大众普及植物科学,让普通民众认识和了解野外常见植物,保护当前环境中岌岌可危的珍稀和濒危植物。
分享会上,郑宝江聚焦东北独特的植物资源,哪些可食,哪些独具魅力,看花观果的最佳景点又有哪些等话题。他从大兴安岭所处的独特位置出发,阐述其植被类型和林区特点,并结合在野外实地考察中拍摄的精美图片,逐一展示山地和林间错落分布的“迷人精灵”。它们或可食、可入药,或以色泽鲜艳的花果悦目,风致楚楚,尽显东北这片辽阔土地上的景观之美和植物多样性,从中也可看出人们日常生活与植物的密切关系。
针对植物考察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以及植物分类学的研究现状,郑宝江特别提到几点感触:植物考察人员应了解当地植物的俗名、别名,以方便交流;应加强与民间植物爱好者的联系,提高考察效率;东北植物分类学工作者后继乏人,难以满足高校和林业基层单位的用人需要,呼吁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