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一棵丛状紫薇,市场价格在2000到3000元,要比平常苗木值钱多了,而且市场行情好、不愁卖,精品苗木‘钱’景宽广。”11月19日,河南省南召县皇后乡娘娘庙村花木种植大户高树海在苗圃基地兴奋地向村里群众介绍市场销售特点。

  高树海是南召县皇后乡娘娘庙村苗木种植大户,创办有树海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有矮化盆景玉兰、造型紫薇“花瓶”、小叶冬青“亮晶片”、丛生五角枫等绿化苗木400亩,年精品苗木销售收入200万元。

  高树海培育的精品苗木是南召县皇后乡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在花卉苗木产业迅速壮大的形势下,高树海坚持走特色精品化路线,重点发展盆景树、造型树、景观树等,避免了树种品种同质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南召县皇后乡面对绿化苗木市场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的严峻形势,顺应市场需求,调优产业结构,围绕“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发展目标,研究成立花卉苗木产业联合党支部,推行“党建+高校+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推动苗木迭代升级,增强农户后续发展的信心,使“小花木”重塑“大产业”。

  南召县皇后乡创新理念促转型。经过广泛考察论证,研究制定《花卉苗木产业2023-2027发展指导意见》,从区域布局、种源选择、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方面,画好“路线图”、“施工图”。坚持“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的理念,按照“种植集约化、技术标准化、质量差异化、苗木景观化”的要求,引导花木企业、种植大户发展高端化、精品化花木,选育发展造型树、景观树、彩色树等,如红叶石楠、丛生五角枫、矮化玉兰,打造高附加值产业基地。

  南召县皇后乡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万亩,产值超30亿,带动从业人员8000余人。乡里在培育特色精品花木与品牌知名度上下功夫、在推动花卉苗木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探索花木与林下立体种植发展模式,推动花卉苗木产业向文旅康养产业转型,打造一批乡村旅游观光园、采摘园、游乐园,招商引资引进“中国辛夷谷”项目,建设农旅、文旅融合发展综合体,带动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南召县板山坪镇地处伏牛山南麓,林业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空气优良天数350天以上,特别是以樊楼村为中心的部分深山村,土壤富含钾、钠、铝、磷、镁等营养元素,植物含硒量高,是高山无公害蔬菜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最佳适生区。

  利用天然资源禀赋优势,南召县板山坪镇政府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在樊楼村建立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中心香菇种植基地,采用生物转化工程,以香菇为载体,把无机硒肥通过菌丝转化变为人体可吸收利用的有机硒,融硒和香菇于一体,培育种植“富硒”香菇,以此提高香菇的口感、食用功效和健康价值。乡政府着力扩大富硒香菇种植规模,打造富硒香菇品牌,把富硒香菇产业做强培优。仅南召县板山坪镇菌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富硒香菇20万袋,年产值近400万元。

  南召县板山坪按照“党建+人才+科技+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成立板山坪镇食用菌产业联合党支部,吸纳河南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多名研究员成立专家科研党小组,创新提出以硒资源科学开发利用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硒+香菇”战略,走差异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延长香菇产业链,提升香菇价值链,完善香菇利益链,为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富硒香菇成为全省农业特色品牌。

  伴随着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南召县聚焦辛夷、柞蚕、食用菌、苗木花卉、中药材、艾草等优势特色产业,建基地、拓规模、创品牌,农村主导产业出现转型升级,涌现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中药材、野菊花、有机梨、富硒香菇等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兴起,按照“一乡(镇)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培育建设了柞蚕现代农业产业园、酵素养生产业园、中药材产业发展融合示范园等乡村振兴产业园,打响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大批小而精、特而美的特色农业品牌相继叫响。(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