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东部中心的新塘站、增城西站等重要站点,到“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综合枢纽之一”白云站,广州多个重大交通站点建设正酣,处处呈现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一幅“广州强枢纽”的蓝图徐徐浮现。
综合性交通枢纽是广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枢纽能级跃升,对巩固城市地位、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至关重要,广州“海陆空铁”并进,牵引各类创新发展要素加速流通。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实地走访广州东部中心、白云站、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等重大项目现场,调研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最新进展,探访广州打造门户城市的枢纽之势。
来到广州市增城区,一栋栋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在此聚集。
记者了解到,东部中心规划范围768平方公里,其中增城488平方公里,黄埔280平方公里,此处既是广州一廊一带的交汇点,也是粤港澳大湾区100公里“黄金内湾”的北顶点,具有区位及立体交通等优势。
这里将加速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打造挺起城市发展的硬支撑,协同莞穗、联动广深、面向华东打造担当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新广州”。
根据规划,东部中心将统筹新塘、黄埔、增城、增城西站,打造广州东部“三客一货”的枢纽集群,提升东部中心枢纽整体能级和服务水平,强化枢纽作用,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未来,依托5条国铁、4条城际、19条地铁,东部中心将构建地区畅联全国的“12358”时空圈,形成区域互联、全国通达的铁路网络,承载“轨道上的大湾区”。
其中,作为东部中心“三铁合一”“一站双港”中心站场,新塘站正紧锣密鼓地加紧建设,极具设计感、科技感的站房大厅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银白色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周边片区也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之中。
规划提出,新塘站将由辅助站提升为主站,未来依托3条国铁、3条城际、5条地铁,打造“三铁合一”东部枢纽中心(新塘站)。
目前,广汕铁路增城段土建已完成工程量95%,其中新塘站、增城站总体工程量均已完成95%,计划今年9月30日通车运营。新白广城际增城段已基本具备通车条件,计划年底前通车运营。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零换乘”是新塘站的一大特点,增设穗莞深城际北站厅和换乘大厅正在抓紧实施建设,计划9月15日前与新塘站同步完工,国铁与城际铁路换乘时间将从8分钟缩短到3分钟,实现国铁、城际、地铁“零换乘”。
伴随着战略升级,深入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和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必不可少。
7月26日上午,一辆载满冷冻鳗鱼的中欧班列从增城西站开往莫斯科,这也是增城西站开通的首列冷链班列。
以增城西站为核心,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和中欧、东盟国际班列集结中心正联结世界、通达全球,将打造成为广州东部国际物流港、运能卓越站港群以及大湾区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和国际化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心。
广州交投集团张娅凡介绍,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2021年5月25日开行首列中越班列,7月1日开行首列中欧班列。目前增城西站已稳定开行国际班列,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计发运国际班列535列,运输货物50074标箱,服务外贸企业超5000家。
未来,增城西站将建设成为以集装箱、快运、特货及综合类业务为主的铁路物流基地,打造为广州东部集仓储、加工、集配、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物流储运中心,建设“一带一路”供应链支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外贸综合服务。
在广州市白云区南部,一朵巨大的“木棉花”正含苞待放——前不久刚完成钢结构封顶的白云站,目前正在按下站场建设“加速键”,将于2023年底建成具备运营条件。
广州白云站是广州铁路客运枢纽“五主四辅”的主枢纽之一,规划定位为广州主城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主要办理枢纽各方向普客始发终到和通过作业、少量高铁动车停站通过作业,兼顾城际动车通过作业。
“白云站建成是广州站和广州东站的改造的前置条件,为广州市‘高铁进市区’奠定基础,是广州铁路枢纽客运系统能力建设的关键性工程。”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白云站将承担既有广州、广州东两站全部普速客运功能,占广州市80%的普速列车服务。广州市正在全力建设广州站、广州东站、白云站“三位一体”中心组合枢纽,未来承担中心城区铁路客运主要功能。
白云站站场规模为11台24线线线),引入京广普速铁路、京广高铁、广湛高铁、广清城际等线路,同步配套六条地铁线路、长途车场站、公交车场站等多种交通接驳设施及公共空间,预测2030年旅客年发送量约4300万人次。
“白云站的另一特点,是‘站城融合’一体设计,让站场更好地服务城市,让城市更好地促进站场的使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有关工作人员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秉持“规划先行”原则,提前谋划,结合地铁功能,将地铁站厅设计在站房及东西广场正下方,并在站房四角分别布局了公交、长途客车、旅游大巴、出租车站点,按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进行统筹设计。
记者了解到,白云站是广州市首个按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理念打造的特大型枢纽工程,预计2023年底建成,未来将成为站城融合、交通综合、功能复合、生态结合、智能统合,具有岭南特色的全新TOD(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综合枢纽之一。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工作人员表示,结合白云站周边片区现有的时尚产业发展基础及地区发展格局,将从产业定位、土地整备、规划建设等多方面编制广州时尚之都规划策划方案,站场附近的石井河滨水空间也将得到进一步梳理,推进产业升级、城市形态提升、公共空间改善,塑造城市交通枢纽门户形象,依托白云站加快将广州时尚之都建设为国际消费大走廊,为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找到新支点。
仲夏傍晚,珠江水岸凉风习习,在广州市天河区猎德大桥—临江大道桥下节点区域,许多附近居民在此散步、骑车、跳广场舞,环境怡人。
在广州,无论是珠江岸边还是高架桥下,存在着大量的“桥下空间”,是现代公路立体网络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灰空间’存量大,开发利用却十分有限。”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国锋谈到,低品质、低效能、但区位优越的桥下空间不仅影响城市景观,也使得居民出行和活动受阻。
由此,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以“空间好用、城市好管、景观好看”为建设目标,以“绣花功夫”制定桥下空间优化提升方案。各区和各业主单位也纷纷推进盘活桥下空间资源、修补城市空间的具体改造项目。其中,天河区完成的猎德大桥临江大道桥下节点即是第一批完成桥下空间改造的成功案例之一。
该节点位于临江缓跑径中段,桥下空间可利用面积约4018平方米。此前因环卫设施、停车场设置不合理等挤占人行通道,通行效率较低,环境品质不高。改造秉承历史,问需于民,以猎德龙舟文化为元素为主题,布置“起龙”龙骨架景观小品、“采青”龙舟构件、“藏龙”龙舟船桨雕塑,打造龙舟文化公园,整合环卫设施、优化行人步行路径、完善交通流线、增设桥底文艺活动场地和幸福驿站,构建展现岭南传统文化的临江大道缓跑路径中点驿站,北侧桥下空间通过改造桥底景观墙、提升夜景照明等一体化设计,提升空间形象及环境品质。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与策划所所长卞芸芸分析,该桥下空间通过改善交通、更换铺装、增加设施、提升景观、桥梁涂刷等设计手法,将“城市消极空间”打造成环境优美、整洁干净的口袋公园,为群众释放出更多的休闲活动空间。其中,运用“温度规划+仿真实验”的设计方法,邀请群众“用脚投票”,通过现场交通实验采集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行为特征,探索方案设计合理性,做科学合理、有温度的设计。
赵国锋表示,未来针对不同桥下空间的具体需求,将依据“一桥一方案”“一桥一特色”的工作思路,推进桥下空间精细化、有序化、功能化改造,设计出有品质的“城市亮点角落”,促进其从单一功能向多元活力转变,助力广州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