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巨型“关公像”,花1.7亿建成,又花去1.55亿元搬走;辽宁抚顺“生命之环”,耗资1.12亿建成却仅仅具备观赏价值……
花费重金打造地标建筑却沦为败笔,早已不是稀罕之事。如今,这批臭名远扬的建筑名单里又多了新面孔——河南平顶山鲁山县“牛郎织女”雕塑光荣上榜。
脱贫刚过两年,便豪掷重金715万建造雕塑,不知是炫耀脱贫成果,还是展示领导呼风唤雨的能耐。至少出尽风头之后,人们开始怀疑该地贫困的真正原因——要是没有这类花哨的东西,说不定早就人人小康了。
完工之时,百姓纷纷吐槽:“用的什么材料,值700多万?” “太丑了,还贵。”当记者询问该雕塑有什么价值,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虽然不知道,但是钱都花了,“肯定是值得的”。进一步追问甚至遭到态度恶劣的谩骂:“监督你*,滚”。
不说别的,7月才刚刚发生山东莱荣高铁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建八局被实名举报,其路基段螺纹桩施工涉及质量问题,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如果说为了油水,连国家级建设工程都敢造假,更遑论一个县城的小项目了。
有媒体发现,“牛郎织女雕塑”中标单位睿泽公司从2018年至今,在鲁山县中标3个项目,金额为967万元,而雕塑设计者马某某正是睿泽公司创始人,持股比例高达75%。此外,他还对外宣称自己是中国城市雕塑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文化经济促进会执行会长等。蹊跷的是,上述机构均未在民政部登记,当记者向其求证时,被本人迅速挂断电话。这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值得怀疑,至少从相关工作人员对外界质疑和监督的反应来看,他们有心虚的嫌疑。
相比于民生、文化等难以用具象化指标考核的工作范畴,建筑项目无疑以其短、平、快的特点而备受青睐——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不必投入过多精力,但凡一拍脑门,即刻便能开工,之后等待验收就是了。
其次,人们也许短期内体验不了来自民生的改变,然而习以为常的平地上突然多出一座拔地而起的建筑,任谁也会驻足观望一阵,具备一定的吸睛效应。地方官员不顾长期发展的短视心态、不愿在民生领域深耕细作的畏难情绪,与绩效考核的僵化也是分不开的。
百姓从所得收入中的一部分上缴税收,本质是对政府工作进行投资,最终获得相应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如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增加物质精神所得、维持可持续发展等。政府官员应当站在群众的立场,将每笔钱花在刀刃上,切实提高群众福祉和获得感,才真正地做好了“父母官”。
现实却是,当地百姓痛斥这座雕塑华而不实,又贵又丑,浪费钱财。要知道,鲁山县从2020年才摘下了贫困县的帽子,没想着巩固扶贫攻坚的劳动成果,却拿着纳税人的钱大手大脚地花费在不接地气、一致反对的面子工程上,实在有违百姓的期望。“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当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而铺张时,是否能承受得起这笔经费上蕴含的,人民辛勤劳动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