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肖凡 通讯员鼓轩)近日,在颐和路街区,法桐摇曳,斑驳的树影掩映着铁艺露台和复古路灯,红墙灰瓦的洋房别墅古典内敛,将人们的思绪拉回百年前……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地处我市鼓楼区的颐和路街区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也是南京留存的规模最大、密度最高、保护最好的民国住宅集聚区。近年来,鼓楼区按照“修旧如故、与古为新”原则,逐步设计、修缮、开放颐和路街区历史建筑群,让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空间复兴,成为我市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融合共生典范。
颐和路街区分13个片区,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现有285处院落,264处民国建筑中有225幢具有文物保护身份,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的名人故居、国外公使馆旧址等历史建筑,也有西班牙式、荷兰式、英国式等花园住宅。
在11片区,5幢文物建筑、2幢风貌建筑风格各异。街区整体再生设计由同济大学常青院士团队牵头实施,建筑处置主要遵循“留、改、拆、加”4种方式。譬如修缮后的宁海路52号恢复了原有的铁艺露台和红砖外墙;宁海路52—1、50—1号对结构和空间微改造,仍保留大量清水砖外立面;宁海路48号则保留刻有“退园”二字的石头门楼,恢复了青砖青瓦和多边形露台原貌。
“‘修旧如故’就是要以保护区域历史风貌为根本出发点,我们希望在保持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更加开放,能够让文化遗产对城市和公众有更高的显示度。”颐和路街区修缮项目建筑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张鹏说。
紧邻11片区的莫干路2号院落由于年久失修、加建改建,建筑已失去原本的面貌与特色。
“修缮前,我们委托专业机构,通过结构检测、材料测试、承载力验算、历史考证等方法,发现主楼外立面米黄色外墙并非历史建筑原貌、建筑原有木构件受潮变形、檩条荷载不符合使用功能需求等问题。”张鹏说。
在修缮恢复过程中,鼓楼区移除了已知为后期添加的饰面和加建,依照史料恢复了历史建筑原有的清水青砖墙面、水磨石栏杆扶手、门廊地面等,并加固结构、修缮外立面、装饰装修室内、提升景观绿化、更新机电设备,最大限度保持院落基本布局,重现历史建筑原貌的同时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
慢行在颐和路,街区内部院落相互连通,将独立封闭的历史建筑转化为串联开放的院落,让市民游客有了驻足拍照、闲坐休憩的空间。
始建于1936年的宁海路48—1号院落为曾任民国最高法院推事、行政法院评事的季手文的旧居,他以“抱素”为号,以“退园”为居。该院落目前已被注入新业态——“韬园1936·金陵茶食”,老房子里有了新故事。
走进院内,三分法式、七分中式的风格古朴典雅,中式水墨字画、艺术法式挂画与墨绿色的墙面、窗框相得益彰,老式吊扇灯、留声机、古玩摆件为空间增添了层次。“我希望打造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休闲空间,品茶、用餐、休憩,享受慢生活。”该品牌负责人吕晓阳介绍。
“韬园”曾是南京第一公园,位于秦淮河畔的复成桥东,当年工商富贾、文人墨客等常常去泛舟赏景,后毁于战火。
吕晓阳说,颐和路街区内集院落、建筑、花园为一体,可以将历史融进载体。“韬”有“韬光养晦”的意思,寓意以退为进,与“退园”的“退”字不谋而合。品牌的茶禅一味和金陵烟火也为“退园”的人生哲学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让古新并立、和谐共生。
当百年建筑与时尚新潮牵手,红墙黛瓦的小楼既保留着历史特色,又充满艺术与情调。莫干路2号院落引入国际婚纱品牌“VeraWang”江苏首店,既有国际风范又有文化气息的消费环境“盘活”了老宅。文化艺术业态“问象·译林书坊”近期则以“烟火”为主题,让广大市民游客从油画中读懂历史、人文、自然的语言。
据介绍,街区以“百年颐和,万国风华”为复兴目标,以艺术创意、国际交流两大主导产业搭配文史博览、时尚游憩、居住与配套服务三大配套产业,打造集审美、轻社交为一体的文化艺术空间。其中,11片区引进的国际高端品牌占比32%、首进江苏品牌占比67%,举办“玫瑰瀑布”“梧桐树下”“山海颐和”等30余场主题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品味街区文化。
“从修缮到保护再到守护开发,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是最终目的。”鼓楼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鼓楼区带来了厚重感,更成为城市发展的根基和源动力。
鼓楼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坐拥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天目路民国公馆区、金陵大学历史建筑群等7处历史地段,拥有528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占全市20%以上,其中90%以上文物资源为民国时期近现代文物资源。
发掘湮没的遗存,仰望文明的星辰。近年来,鼓楼区努力守护传承好“家底”,修缮保护金陵大学建筑群、活化利用扬子饭店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空置文物建筑建设下关历史陈列馆等,让历史遗存再放光芒,让更多市民感受到城市记忆。
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在将来的规划发展中,鼓楼区可串联起与颐和路咫尺之遥的山西路、湖南路片区的华侨招待所等重要设施,展现南京近代历史文化风貌。鼓楼区历史遗存遍布街巷里弄,应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保留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空间,展示原住民原真的生活状态,避免大拆大建,而是采取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有机慢更新模式,将特色历史文化建筑风貌转变为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城市发展的资源和资产以及民族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