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穿梭30公里,移步换景,一眼千年。《无锡快速内环沿线城市设计》 首次提出公共视域概念及视觉评价体系,日前获2023年度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规划卓越大奖”(Grand Award for Excellence)。短短30公里的快速路设计,为何能获国际大奖?

  秋末冬初,阳光相伴。越来越多的人走向户外。根据《无锡快速内环沿线城市设计》,未来驱车行驶在无锡快速内环,浮现在眼前的将是一片人与城交融的生活家园、人文与自然相伴的独特风景。

  正因为这一设计将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体验,该设计获得了2023年度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规划卓越大奖”。

  项目负责人、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更新规划设计院规划师李欣路介绍,设计首次提出公共视域概念及视觉评价体系,准确量化评价市民在快速内环上的行进感受,将沿线可视程度较高的地块纳入顺环公共视域范围,结合现状建成环境的遮挡影响,筛选沿线具有城市最佳观景面的段落。

  李欣路:“一个是京杭大运河跟内环相交的点,然后还有古运河跟内环相交的点,还有比如说惠山,惠山旁边的惠山古镇,包括运河湾,整个这些重点片区它都能串,而且它不同段上其实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惠山那边可能整体展现的是它的山水的格局,经过古运河的时候,还会有历史文化街区,你在整个内环上转一圈,可能你几乎就能把无锡的整个城市特色的东西去看全了。”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借助数字技术手段,着重增强各区域的特色和风格,丰富市民的山水都市体验,彰显无锡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充沛的活力,将为城市和居民带来更富魅力的生活环境、更多的休闲选择以及更强的社区认同感。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数据信息中心副主任工程师蒋金亮:“一方面我们拍摄了大量的无机内环沿线的街景图片,借助机器学习的方法对街景图片进行了机器学习的分割和要素识别,从舒适度、美观性、标志性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一个无锡内环的景观风貌评价。另一方面我们构建了无锡内环沿线的三维数字孪生模型,形成地标点眺望评价体系,借助GS的三维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内环沿线不同位置,眺望地标点的一个可视性及丰富度,为城市设计管控提供依据。”

  据了解,项目组在无锡内环每隔50m采集全景图片,采集超过5个GB的全景图片和视频,经过数据清洗,同时将每张照片按照6个方向进行裁剪,最后形成3000多张分析图片。

  那么,作为无锡车流量最大的交通快速路,为何要重新进行规划设计?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任颐告诉记者,这一设计的目的,是先让大家在快速内环中来一场行车版的“City walk”,通过内环的窗口重新理解认识无锡,并且能用这一设计,同时作为沿线规划设计管控的抓手,优化城市设计。

  “现在内环或者说很多城市的快速路体系,它已经是作为城市里边交通量最大,而且串联的功能区最多,也是观察城市最主要的一个场景,跟一般的道路不一样,有地面的,有地下的,还有高架的,观察城市的角度又多了很多。所以我们考虑开车的人他在移动状态下,他的感知会怎么样。比如说要穿过一个隧道,穿过隧道以后给人会豁然开朗的那种感觉,你给人家想一个什么样的感觉,跟你静态的状态下在那看是完全不一样的。”任颐介绍说。

  大运河与老城相拥,人与新城共融。未来,驾车行驶在快速内环,将能感受移车换景、一眼千年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