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乌镇,膏腴之地的水乡古镇,江南城市肌理的窗口与缩影。乌镇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新兴形式来表达文化的多样性。在这个时代,乌镇身上同时存着古典与前卫、柔和与创新;它不仅是一个江南水乡小镇,也是一个文化小镇,更是一个特色互联网小镇。
项目场地前身为桐乡市海鸥电器厂老厂房,位于乌镇历史地貌传统风格协调区,左临西栅,右傍东栅,为乌镇核心区域。
厂区作为乌镇当地的工业建筑遗存代表,留下了一些特定时期的建筑风格及元素,场地内部有许多高大乔木,但多数建筑因年久失修,已无法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
唤醒与激活这些工业遗存,让厂区在城市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并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因地制宜”,是建筑师针对这次改造提出的目的与愿景。同时业主希望将老厂房改造成乌镇创新基地,实现对经济、科技、人才的三重吸引。
废弃的老厂房被业主赋予新的功能,而其在城市中的角色与定位也应该被重新定义。我们将改造后的园区定义为城市开放空间,面向城市与市民开放。故而我们创造了全新的入口空间及界面。
原厂区除出入口外均有围墙隔绝内外,入口旁是海鸥电器厂的石砌门牌,围墙后是一片空地,如今杂草丛生,已被弃置。
而我们则利用这一片废弃的空地,拆除围墙,将之打造成一个对外的市民广场,使得园区与城市的关系更为紧密。
关于入口界面的重新塑造,我们保留了造型完整的厂区门牌与其北侧的车行出入口,并在此基础上植入了错动的两片墙体,作为人行出入口,两片墙体外包白色穿孔铝板,形成一个半圆形缺口,以一种全新的样貌,敞开的姿态面向城市。同时对入口广场形成适度的空间限定,并用简洁的手法来完成人对空间感知的转换。
建筑的更新改造策略旨在为新老建筑确立一种全新的辩证关系:老建筑在新建建筑的包裹下重焕新生,从新建建筑背后生长出来。
园区内的两栋核心厂房立于主道路两侧,立面材质为彩色马赛克瓷砖,是厂区内立面形象相对完整的建筑。建筑师完整地保留了这两栋建筑的所有元素,在其粗放完整的建筑体量底层,建筑与被保留树木的有限空间内植入连续弧形元素,用柔软的方式将老建筑“包裹”起来。利用新旧之间体量关系的对比和材质光感的差异描绘出一种情境:老建筑从新建建筑背后生长出来。
外立面采用浅灰色亚光铝板,一方面以亲和的姿态烘托出老建筑的原始色彩,另一方面亚光铝板的材质特殊性使得新老建筑之间、建筑与景观之间在光线变幻中不断地产生了微妙的对话。大面积玻璃门窗作为展示空间,使得建筑底部更加打开。多处使用的弧线元素又使新建筑与老建筑相围合,相渗透。老建筑既在新建筑背后又将原本面貌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宛如刻画出了老建筑的面纱被揭开的这一动态瞬间。
新建的咖啡厅及工经联办公楼和老建筑呈半围合关系。建筑师试图用柔性搭接的方式来处理这种半围合关系,创造出富有变化的空间序列,表达出空间的起承转合。同时由于室内结构梁的位置,新建建筑只能以低矮的姿态与老建筑相接。建筑师在入口节点处利用小亭子将空间局部抬高,并形成室外休息平台。
经过亭子,进入私密安宁的拱廊以通往新建办公楼。拱廊与老建筑之间留出了空隙,并种上了竹子,使得新老建筑的质感对比更加明确并增添了空间的活力。
新建办公楼利用水平的线性元素和弧线处理强调其现代感,同时也与老建筑的带型长窗相呼应,透过圆拱可以看到庭院中新老建筑的材质对比与整体关系的和谐统一。
园区内的人才服务中心与员工食堂未与老建筑直接相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体量。建筑师利用直线的建筑元素强化其独立性。材质沿用浅灰色亚光铝板及玻璃与老建筑形成对比,并以一种映衬的方式融入环境。
餐厅的设计,建筑师采用了最简洁纯粹的方式:植入一个立方体,在老建筑群中宛如一个金属盒子。通过建筑表面材料在光影变化下对周围环境的反射,使之融入周边。
景观的设计延续了本案的设计策略:利用简洁的语言与场地内的原有植物和新老建筑产生互动。针对基地内的高大乔木,建筑师采用的策略是“退让”和“映衬”。入口广场自由分布的大香樟树全部被保留,并结合它们的分布位置生成景观,不去做过多的修饰。
入口广场中心设置了花池,其上是乌镇街的的标牌,构成了进入园区后的一个视觉焦点。地面利用透水砖和细石子,组成一些线性的图底关系。景观元素围绕原有乔木,曲折蜿蜒,灵活自由,映衬出对于原有乔木的“退让”策略。
广场东面保留了整篇小树林,其东北侧的三棵香樟树恰恰临近新建建筑与老建筑的交接处,是一个可以深度挖掘的节点,有老厂房的略显斑驳的墙面,有新建的现代元素,有高大的树木,三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如果可以动用一些“手段”,将人吸引到这个空间,这个空间将会富有事件性与戏剧性。
围绕三颗香樟树,建筑师设计了轻盈的小亭子,亭子顶部根据树枝的位置挖出一个云形的开口,亭子和树木与老建筑产生互动,特殊的顶部材质使树木的光影得以反射。亭子作为人们日常休憩交流的灰空间,自然而然展现出了人、自然、建筑三者融洽的关系。
同时人们在亭子中可以与自然与城市在视线上产生对话,再次展现了对城市开放的态度。向基地外部望去,亭子的檐口,顶部的云洞,周边的树木,街道对面的居民楼共同构成一幅图景。人,建筑,自然,城市被这个小小的空间节点粘合到了一起,彼此之间的关系清晰而紧密。
入口广场的东南角有三棵高大的水杉,建筑为之“让”出一个小小的天井空间。水杉天井在新建办公楼与咖啡厅之间,使得这个原本闭塞的空间变得通透。也为室内办公和休息的人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挺拔向上的水杉与新建建筑水平向的动感,共同完成这样一张极富张力的构图。
园区主道路最东侧有一段坡道,坡道北侧是一个破败的平台,平台下原是自行车的停放处,这是厂区内唯一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变化的空间,建筑师希望可以强化并充分利用这种变化。
建筑师将人才服务中心的底层挑出直接与坡道和树木发生关系,与此同时二层形成了一个休息平台,在垂直方向上创造一个新的层次。再利用灰空间的方式面向内部庭院,结合植物,坡道,改造后的休息平台将空间节奏的变化雕刻的更为立体。
坡道南侧曾是一个破旧的小房子。拆除小房子,留出一个围合空间,在地面上铺上细小石子,与坡道侧面裸露出的天然石材和坡道上的树木共同营造安静舒适的氛围。
建筑师围绕坡道并结合原有树木所创造出了一系列高低错落、层次鲜明的空间。希望可以营造出这样一种森林般的意境,为人们的日常休息与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氛围。
本案设计周期非常短,工期十分紧张,改造成本极其有限,因此建筑师需要运用简洁高效的手法来实现设计愿景。在如今工业遗存改造项目广泛兴起的背景下,诸如此类的情况越来越多。
我们以乌镇电机厂改造为契机,总结出了三大设计原则,并以此作为针对类似改造的一种宣言: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完善与优化,使这样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城市改造更新策略能够得到推广与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