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业已经进入存量时代,建筑更新与改造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东联教研组从2018年开始就预测到改造类项目是建筑行业的未来大趋势以及高校考研的重点对象,从全年课程设计、公开讲座、任务书等方面加强此类快题设计的学习与练习

  东南大学已经连续 4年在初试的快题中考察改造类题型,充分证明我们的预测方向是准确的。此外,2018年、2019年我们预测未来东南会从A3改为A1大快题,向全国其他学校靠拢,并且在快题中进行练习,许多学生表示疑惑不解,而2021年东南就正式从A3改为了A1,在其他机构学员慌乱不已的时候,东联学员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连续11年专注东南建院,丰富的经验使得东联的教学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本篇东联为你介绍【改造类快题的考察类型和重点难点】,下一篇,听东联讲解【为什么改造类快题大家总是做不好?】

  真题是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需要反复训练。我们课程任务书的设置除了东大历届的真题,还结合热点建筑话题,增加相关题目的训练量。

  拟对运动场旁边的一栋老建筑进行改造,改造为学生活动功能;其平立剖面见附图所示。要求不能改动原建筑结构,新结构不能受力于老结构,屋顶不可改动,立面改动不可超过 10%。

  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三年考的都是A1图幅的单体建筑设计,跟我们预测的趋势是吻合的。但是我们日常的快题训练仍然兼顾A3和A1图幅训练,保持2小时小快题和6小时大快题的交叉训练,保证学生应对不同图幅和图量的快题设计都能从容应对!

  (简答题)现如今,城市设计由增量转化为存量,大拆大建现象逐渐由城市修复、生态修补的理念所取代。对于这种现象,请结合对此的观察、认识,提出你的三个观点和观念,并说明理由,写在 A1 图纸的左上角。

  (设计)场地有一个保留建筑和一棵保留树木,该基地面临环境差、基础设施服务不足等问题,现需要设计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可以与保留建筑联系起来,总面积 1000 平方米(保留建筑面积不算在 1000 平方米内可以上下浮动 10%)。

  (简答题)如今城市环境日趋复杂,场地环境制约新建建筑,但同时为新建建筑提供基础条件,从城市形态学角度论述在场地中新建建筑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本项目拟在南方某高校校园生活区内改扩建校园活动中心,用于服务教职工、学生与周边居民。用地东侧为某近代知名建筑师设计的校园食堂,用地西侧为生活性道路和居住区.用地北侧为两栋保护建筑,南侧为校园宿舍区。用地内有一歇山顶保留建筑,树木若干。

  (策略)1、处理不同人群的空间功能策略 2、改建项目的结构构造策略 3、应对场地内不同景观的策略

  (设计)某村镇某地块面临环境差、基础设施服务不足等问题,现需在地块内设计一个村镇党群服务中心应用人群包括党群公共服务、老人使用、儿童,还有村民日常使用 (含健身)。基地东、西、北侧为低层住宅;东侧为村口道路;北侧为村内部道路。基地内北部有一栋三层旧办公楼,考虑保留并加以改造利用:东北部有一座电信塔和一座一层仓库;南部为景观河道以及绿化休闲公园,公园内有一座景观雕塑和一组亭廊,西部有一个旧舞台和一座平房。电信塔不可改动,基地内一层的建筑和雕塑可以考虑拆除。

  改造类题目的考察重难点以及应对策略,东联学员在春季班、暑假班、秋季班的课堂内容都能学习到,并且在冲刺班和复试班都加强了改造类题目专题的学习。

  近四年东大的改造类线年的是对旧建筑内部进行改建,关注功能划分、空间设计、新旧结构处理三个方面。

  1) 中间设置为卫生间、楼梯等服务空间,两侧为展厅、自习休闲等被服务空间

  不能改动原建筑结构,新结构不能受力与老结构,补充的新结构与建筑老结构脱开,结构自身保持独立。

  近四年东大的改造类线 年都是改建老建筑并扩建新建筑,需要关注城市设计理论、场地设计、新老建筑体量组织、新老建筑空间关系、新老建筑结构五个方面。

  2021年和2022年都考虑了城市设计理论,理论结合建筑设计的考察形式。2021年考的是城市修复、生态修补理念,2022年考的是城市形态学。

  城市形态是指一个城市的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式,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思考场地环境对新建建筑的制约与影响,需要我们关注城市肌理对单体建筑设计的作用,城市肌理可以将建筑学与城市紧密地锚固在一起。因此,在城市形态学的视角下,需要慎重考虑新老建筑之间的“肌理适配”,我们可以从建筑尺度、建筑空间、建筑形式等三个方面分别实现。

  建筑尺度: 建筑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在城市街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建建筑要尊重城市街道原有的肌理尺度与构成方式,保护现存街道环境的肌理与尺度。 在小尺度的生活街区中,建筑的体量不宜过大,尺度要适宜,可以采取相对适宜的小体量来回应周边小尺度的街巷肌理。

  建筑空间: 建筑空间包括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建筑除了合理完善自身的内部空间,还需要多考虑外部空间设计,外部空间设计与周边的场地环境联系紧密。 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要采取开放的姿态面向周边的景观,与场地周边的历史建筑、公共空间等产生良好的互动与交流, 从而保障建筑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并丰富人的空间体验。

  建筑形式:考虑城市风貌的影响,如果新建建筑的所在环境是旧城的历史风貌,可以通过外观形式和建筑材质来延续场地的历史风貌。例如采用传统的坡屋顶形式和在地性的建筑材料,赋予新建筑以文化和内涵。

  场地的主入口可以设置在西侧,既能服务于西侧的外部人员—周边居民,又能服务从西侧道路经过的内部人员—教职工和学生,场地的次入口布置在东侧,更偏向服务内部的人员。

  场地南侧有5棵保留树木,其中三棵树木集中分散在场地的西南角,可以结合这三棵保留树木打造口袋公园,吸引场地西侧的人流,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场地周边的建筑体量较小,新建建筑体块可以采用一层完整基座和二层小体量垂直叠加的加法操作进行组织,化整为零,打散体量,回应场地肌理,融入场地周边的建筑尺度。避免新建筑的体量太整太大,与旧建筑的尺度不协调。

  场地存在三条隐形的文脉轴线,首先是场地北侧东大南门所暗示的校园轴线,其次是场地东侧的沙塘园学生食堂的轴线,轴线从食堂西立面贯穿到内部的向心式中庭用餐空间;最后是场地内部的保留建筑自身的轴线。建筑的二层体量可以采取体量对轴的处理手法,回应三条文脉轴线)玻璃体量,连接新老建筑

  新旧建筑之间的联系应该尽量避免旧建筑外立面受损,可以采用玻璃盒子这样的透明体量形式进行连接,

  场地东侧是近代知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的校园食堂,采用歇山顶等坡屋顶组合方式。场地内部东南角处有一座保留建筑,也采用歇山顶,

  改造类题目一定要处理新旧的结构关系,我们日常训练的时候就考察过新旧结构交接的细部大样图绘制,果然2023年的真题就考察了新旧结构的构造细部图,认真听过我们课的学员肯定就没问题!

  老建筑保持原有的结构体系,新建筑有独立的承重结构体系,两套结构独立且脱开一定的距离。

  ‍‍‍‍‍‍每年秋季,东联都会结合近几年的建筑行业的热点话题、东大院的设计项目、东大的课程设计、学术讲座主题设计对应的秋季冲刺模拟题。近几年我们的预测方向都十分准确,据前几届的学员反映都说我们的模拟卷出得好,能够很好地模拟考场上的考试内容!

  ,其它公共部分及辅助功能(含门厅、走廊、楼梯、厕所等,面积自定)建筑高度不超过 15m,总面积不超过 1500 m,不得破坏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可部分拆除。根据试题 B 的美术馆平面方案进行剖面设计,

  (可加建,原有建筑结构不得改动)。并整合北侧地块,做成附属于纪念馆的书店,书店包含图书阅览、售卖、纪念品售卖等功能,为周围居民与大学生提供休闲、自习、讨论交流的场所。场地内除建筑师自宅须保留外,其他可视具体情况拆除或保留。优秀作业展示

  当下,历史街区改造项目方兴未艾,社会各界也逐渐建立起保护传统历史风貌的意识。但在具体改造实践中,经常遇到不同年代、不同保护等级的历史建筑和其他景观(保留树木等)多要素共存的情况。此背景下,建筑师应该如何应对不同的要素,挖掘蕴含在其中的价值,并将其反映到当下的生活中去。请结合对此的观察、认识、思考,列举出三个代表性观点,并加以阐述。(设计)

  基地位于南方某城市中心历史街区,内有一栋历史建筑戏台 (不可拆改),四栋传统民居(抬梁式木结构,可适当改建,尽量保留原有风貌,一棵保留树木。基地南侧为城市主干道,人流量大,东侧为次干道,较为安静。现拟在基地内加建一个集商业、展览功能为一体的特色酒店。优秀作业展示

  未来几年改造类题目还是东大快题考研的重点内容,因为东大的出题风格是重点内容反复考。接下来东联教研组会将改造类的题目的相关知识点更好地融合到全年的课程体系上,案例抄绘、课程专题、任务书训练、公开讲座等方面都可以学习到更多改造类题目的知识。当然我们也会考虑到其他热点话题,为大家的考东全面保驾护航!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