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黄浦江浩荡奔流,千百条支脉如日夜流动的血管,滋养着上海这片土地。

  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黄浦江上游的九峰三泖、江南民众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风土人情……绵延千百年依然保持着独特魅力。在上海,郊野乡村空间占比近六成,承载着珍贵的生态自然之本、城市文明之源。

  在第34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上海市将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珍惜土地资源,建设“五个中心”;守护蓝绿基底,打造“沪派江南”。

  “沪派江南”代表了上海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文脉,其内涵包括自然水田格局、村域聚落形态、民居建筑及非物质文化,系上海千年来文明形成、变化和演进的轨迹与印痕。

  地处上海与太仓交界的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拥有600多年村史,是上海现存特色村落中最为完整的保留保护村之一。

  “葛隆村文化底蕴深厚,村内有五宝——老河、老街、老宅、老树和老庙。我们尽可能保护保留这些文化遗存,仅对其进行日常的修缮,而不进行大范围的拆改。”葛隆村党总支书记陈学峰表示,葛隆村委正在编撰《葛隆印象》一书,同时也在筹建葛隆村史文化陈列展示馆,以尽可能保留传承葛隆村文化。

  追寻葛隆村的起源,村里老人告诉半月谈记者,老盐铁塘将村分为东西两块,桥西葛藤茂盛,桥东生意兴隆,故名葛隆。老盐铁塘也就此成为村域的自然和历史脉络,以其与老街为中心,西侧林地集中分布成片,东侧北侧为大片农田,南侧为区域服务设施与企业。

  半月谈记者看到,水网纵横的葛隆村域内有河流4条,两横两纵相互交织,宽度约10至40米,河网间距约200米至1000米。村中建筑群体多背向水面,平行与南北向的商业老街“一字型”排布,并向村中9条东西向街巷延伸发展,形成“一街九巷”的鱼骨状肌理。

  事实上,上海类似葛隆村这样的特色村落不在少数。如松江的新建村,可追溯至1877年,该村拥有180多年历史的来凤桥;茹塘村,拥有80年以上历史的宋家老宅的门头;胡家埭村现仍有两位90多岁的长寿老人居住在百年老宅里;在范家村的苍茫芦荡边,仍可见为抵御水患倭寇侵扰而形成的宅沟聚落;在闵行,仍保留明清时期漕运兴盛场景的商贸老街……

  浑然天成的湖荡、河道、良田、老建筑,有着鲜明历史肌理的沪派江南风貌,分布于上海这一超大城市的远郊区域。

  在青浦区金泽镇,一幅“湖荡水波涟,岛屿嵌其间”的水乡画卷在此徐徐展开;在金山区枫泾镇,有着水网经纬纵横的“棋盘式”独特肌理;崇明区则拥有“河口沙岛”的生态格局和鱼脊平直的乡村肌理;在浦东新区川沙新镇,藏着“横波”意象;在嘉定区徐行镇,河道形态曲折蜿蜒,呈现“湾塘调蓄、泾浜绕村”的特色肌理;在松江区,出现九峰三泖的独特地域特征;奉贤四团镇则有农田呈鱼鳞状布局,那是千百年间潮涨潮落留下的痕迹……

  “肌理从未失落,仍在水乡故道和古村中。”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乡村处处长顾守柏介绍说,每一条河都有它的历史,每一片瓦都有它的故事,每一个村都有它的独特人文魅力。“在城市高速发展的步伐中,市民群众依然需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上海,江南文化同时接纳了来自顺江而下的荆楚文化、徽派文化,南方的岭南文化,以及北方的秦晋文化等,通过长时期的互相交融,形成独特的沪派文化基因。近代上海开埠后又与国际文化相互融合,成为镌刻于近现代城市文明之中的海派文化。

  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是联结起江南城乡情感的纽带,古镇、乡野、青水,孕育着连片的湖荡和荷塘,形态各异的村落藏匿其中相伴相生。

  《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郊野乡村地区“滩水田林湖草荡湿”蓝绿空间为基底,追溯乡村空间历史脉络和自然地理演变规律,提炼出具有典型辨识度的“沪派江南”空间意象表达,识别构建了“六域、八脉、十二意象”的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统筹划定148个乡村风貌单元。

  ——“六域”:即以水系为主要框架,串联上海乡土空间中最具特色、最具识别度的六类地貌特征域片,分别为“湖沼荡田、曲水泾浜、河口沙岛、滨海港塘、泾河低地和九峰三泖”。

  以“六域”分区为基底,《规划》分别勾绘了乡村景观的“六境”画卷,着力构建上海乡村特色风貌总体结构和意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分院院长陈琳表示:“传统的乡村是自然而然生长起来,我们希望结合现代化的需求进行创造性发展和传承。”

  ——“八脉”:即由长江、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金汇港、大治河、蕴藻浜、浦东运河和油墩港等八条主干水系组成的蓝色水脉,是串联六大域片、塑造十二分区风貌意象特征的重要骨架和主脉。

  ——“十二意象”:在六类地貌特征域片中,《规划》细分出十二种乡村风貌肌理形态片区,根据典型空间形态,分别勾画描述分区意象,以增强空间识别性,具体为“珠链、纤网、星络、鱼脊、螺纹、横波、年轮、羽扇、川流、疏枝、棋盘和峰泖”,凝练出乡村特色风貌塑“形”筑“魂”的区域标识。

  茫茫芦苇滩,疏影晚潮来。崇明区新村乡新乐风貌单元属于上海乡村风貌“十二意象”中的鱼脊风貌区。鱼脊状的骨干水系,使崇明北部地区呈现“广袤农田横平竖直、聚落纵横排布依于河渠”的风貌肌理。在新村乡,海风伴着淤积漫滩边的茫茫芦苇,村庄融于广袤农田中,一派膏腴万顷的壮阔景观,蕴藏着与生俱来的江海激荡。在这里,村居和道路沿河道两侧次第展开,水、宅、路三者呈“一”字平行排列,水系平直、良田万顷、村在堤上。

  地处长江与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交汇处,有着千年建城史的上海,一直是海纳百川、江南繁荣之地。

  保护传承“沪派江南”,是对上海数千年历史与上海先民的尊重,更是维护上海城市认同感、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根本。

  陈琳表示,在上海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地区的价值没有被充分认知,乡村自然空间特色、传统民俗文化日渐衰落,这给上海乡村风貌保护和传承带来了挑战。“如果再不重视保护传承,大量代表江南农耕文明的优美湖荡、圩田将面临被填埋和改造的风险。自然肌理消失之后难以复原,乡村文脉和自然地脉的保护传承刻不容缓。”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延续和优化城乡体系,加强城乡历史环境整体保护,促进“滩水田林湖草荡湿”蓝绿空间和谐共生,活态传承乡村历史文化,彰显上海乡村特色风貌,更好地统筹城市美与乡村美,构建高质量一体化的城乡景观格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自然风貌、村落风貌、环境景观、文脉传承等四项内容,《规划》初步确定了约20个试点单元,并形成专项行动计划安排。计划至2027年底,上海塑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沪派江南”风貌保护传承示范样本。

  顾守柏说,《规划》以保护和传承上海乡村传统文化、尊重和珍惜乡村建成空间特色和肌理特征为导向,以延续传统水乡村落形态和空间肌理为目标,让“沪派江南”的文脉和人文底蕴更加清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历史与现在人文互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相协调。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张玉鑫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上海将着力塑造“沪派江南”水乡意象,打造高品质乡村空间,赋能乡村振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城乡文化、生态空间、人居环境的需求。同时,上海还将坚持文化传承,提升乡村特色风貌,传承江南水乡文化肌理,守好历史文脉,不断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