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挥名师工作坊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和个人专业发展,努力将新课标改革落实到教学中,5月15日下午在星浦小学开展胡益兵名师工作坊第八次研修活动,在本次活动,分为课例展示、研讨交流与成果展示三个部分。
教学观摩环节,工作坊成员赵一平执教美术课《城市雕塑》,通过对生活中的雕塑的观察与理解,针对抽象雕塑进行欣赏和分析,观察雕塑的造型和色彩特点,由此引出纸雕塑的造型方法。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创作出了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抽象雕塑作品。在课堂上,赵老师以《五月的风》这一雕塑作品为例,通过分析雕塑的外型、特点,以此来挖掘雕塑背后的深刻立意。他还向学生分别展示了苏州、园区、胜浦的城市雕塑,让学生们去发现和观察生活中的城市雕塑,教会学生欣赏雕塑、读懂雕塑、与雕塑家对话。最后,在欣赏纸雕塑作品的过程中,介绍了折卷剪贴等立体造型方法,通过同一元素的重复,与多种元素的组合,让学生充分理解造型表现的魅力。
工作坊成员陈诗漪执教劳动课《我喜欢的蔬果》,以非遗文化进入课堂,通过南北方泥塑的对比,来体现苏州虎丘泥人的细腻写实。观察蔬果的造型以及色彩特点来辨认蔬果,以挑战的方式贯穿整个课程,从简单的枇杷开始,再到深入制作莲藕及藕片,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较有难度的莲蓬,在层层递进中让学生体会制作的乐趣。最终呈现的作品又好又快。最后陈老师以首尾呼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苏州非遗泥塑的传承与保护中来结束本节课。
赵一平老师:以《五月的风》这件城市雕塑串联整本节课,“分类”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雕塑“抽象”与“具象”的不同,并通过观察对比,尝试归纳抽象雕塑特点和表达的含义。希望通过本节课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城市雕塑的类型和风格,感受城市雕塑对环境起到的美化和装饰。
陈诗漪老师: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实践环节,学生由浅入深分依次完成作品,最终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及时呈现学生作品生成。通过这次实践,我觉得在未来的跨学科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科特色、坚定学生本位、融合信息化手段、关注核心素养,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其次,各位听课老师共同评课,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来进行点评,来进行思维的碰撞。
最后张建新副校长和胡益兵老师进行点评总结,首先,张建新副校长以儿歌的形式来点评这两节课程,第一,“挖”课程的背景,“挖”背后的城市和人文精神。第二,“种”课程的内容,“种”操作技法。第三,开具有跨学科融合的“花”,开丰富人文精神的“花”。胡益兵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以及大家的评课进行总结,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高度认同,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具的准备以及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都展示了两位年轻老师的认真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态度。同时希望老师们对每一节课的处理都能站在高的视角,能够跳出自己的学科审视教学,真正做到跨学科融合,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活动尾声,在星浦小学周献珍校长的带领下,工作坊成员参观了星浦小学的特色艺术工作坊。在瓦楞纸教室里,布满了孩子们一件件精致的瓦楞纸作品,有富有科技感的液压玩具,有小桥流水的江南民居,有小巧可爱的昆虫宝宝,有造型各异的雕梁画柱,还有微世界、青铜时代……胡主任对学校的两项课程给予了高度肯定,老师们也都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自己喜欢的作品。
在胡益兵名师工作坊的引领下,教师们共同学习,交流互动,积极研讨,对跨学科教学有了更好的实践感悟,也对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信工作坊成员定能在卓越教师的引领下,收获更多的美好,遇见更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