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城市的绿化工程热衷于蹭流量、过度“网红”化,放弃本地原生植物,改种流行植物。这些奇花异草不仅令城市面貌变得雷同单调,而且易产生外来物种侵入的生态风险。
路边一片片紫色的蓝花楹,公园里随处可见粉红的粉黛乱子草,此外,百子莲、迷迭香、墨西哥飞蓬、蓬莱松……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城市种上了当下流行的“网红”植物。
“好多人在抖音打卡。开始还挺新鲜,刷多了感觉太像了,一点特色也没有。”一些网民认为,这些“网红”植物主要是拍照好看,可以成为社交媒体上的宣传噱头。
重庆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研究团队2022年对长江流域的城市绿化树种研究发现,11个主要城市均出现的树木占比最高达37%,同质化较高,且以在我国境内无自然分布的国外树种和起源于人工栽培的树种为主。
值得警惕的是,城市绿地园林景观大量引种“网红”植物,已经成为物种入侵的重要渠道,不断侵蚀乡土物种生存空间,甚至给某些地区带来生态灾难。
“加拿大一枝黄花”一般秋季开花,花朵色泽艳丽,是一种恶性杂草,属于外来物种,原产地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因为外形好看,“加拿大一枝黄花”近年来出现在国内一些地方。
“之前见过两三米高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这种植物对耕地的破坏很明显。”四川一位街道办工作人员介绍,因其极具危害性,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入侵物种,已经被我国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由于全国各地气候各异,有的地方并不适宜种植一些“网红”植物。“很多公园一窝蜂种粉黛乱子草这样的‘网红’植物,但其实这种草喜光照,耐半阴,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种植。”四川一家绿植售卖店店主告诉记者。
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史军说,近年来,部分城市引进了一些非常好看的“网红”植物,比如可以开出蓝紫色花朵的蓝花楹。但是,蓝花楹适合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如果是长在北京,就难以存活。“因此,不能一味关注‘网红’植物颜值而盲目跟风种植,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植物。”
“一些地方领导决策不讲科学,一味追求视觉效果,希望建设的绿化工程能够出圈,打造城市‘网红’地,做自己的政绩。”受访专家说。
业内人士指出,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热衷搞的“公共工程”,因为园林绿化是摆在地面上的“政绩”,容易被看到。这种“生态形式主义”背后的实质是一些官员政绩观错位,以表面文章代替真抓实干。
基层干部反映,绿化工程决策往往受当地领导干部意志主导,一言堂、拍脑袋决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由于花木品种差异性很大,很难像钢筋、水泥一样统一定价,导致绿化领域极易滋生腐败。根据地方纪委监委办案情况来看,有时绿化工程利润率能达到40%左右,就算直接转包都能获利20%。
据多地纪检部门介绍,景观绿化领域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工程承接、验收、资金拨付等环节,权钱交易、验收“放水”等问题突出,此外,招标环节也存在“化整为零”“拆标”等规避招投标的现象。
专家表示,绿化工程建设应坚持生态优先,杜绝盲目跟风,切实转变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模式,从追求绿化的数量、规模变为追求绿化的质量、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特色,科学选择兼具性价比和生长性的植被苗木,综合考虑绿化的经济性、适宜性、可靠性,打造契合当地发展、融入当地文化的“绿化美学”。
首先要树立“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理念。记者调研发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着眼“绿色共融”,从“为了绿化管群众”转变为“为了群众管绿化”,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积极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让公园绿地更加贴近市民实际需求,提升公园活力值。
其次要坚持科学思维,做好规划引导和顶层谋划。城市绿化要尊重规律、尊重自然,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植物生长规律,结合历史传承、区域文化,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本土特色植物等进行合理规划布局。要量力而行,提高绿化的综合效益,不能盲目追求“四季有花”。
此外,还要加强对城市绿化领域的监督执纪问责,堵塞关键环节不透明不公开等漏洞,预防腐败发生,及时纠正形式主义等问题。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反馈渠道,发挥人大、政协等在城市绿化中的监督作用,高质量推进城市绿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