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边疆稳定常筑长固。作为模范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沃土,促进全市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崭新局面,谱写了呼和浩特繁荣发展的新的辉煌篇章。
内蒙古展览馆是自治区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展览场馆,也是自治区标志性文化建筑。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办好两件大事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展览”,紧紧围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分为六大篇章,沿着历史脉络,全面回顾了习对内蒙古的亲切关怀和厚爱期许。“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展,通过全面展示自治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论面临多少困难和挑战,各族人民对党的热爱和忠诚丝毫不动摇。
“两个展览已累计接待1800多个团体,参观人数达25万人次。我们要继续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讲好,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我们要用讲座、音乐党课、展厅中的音乐会等多种形式,有形有感有效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在观众的心间。”内蒙古展览馆宣教部主任刘晓静说。
内蒙古博物院是自治区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
“内蒙古博物院现有藏品15万件套,设有远古世界、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交融汇聚、解放之路等9个基本陈列。”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讲解员刘弘轩介绍,内蒙古博物院积极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系列展览,年均观众量达200多万人次,成为自治区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我们组织策展人员从大量文物中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览,从不同角度讲述多民族融合的故事,讲述守望相助的故事,展示了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郑承燕说。
土默特学校是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义务教育示范学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进力量是土默特学校始终秉持的教育理念。
一直以来,土默特学校以悠久校史为依托,扎根红色土壤,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红色革命历史和杰出校友的爱国情怀为思想根基来凝练学校精神,通过多元化红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帮助学生打牢精神底色,构筑立德树人新格局,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将红色基因融入教学之中,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学生心中。”土默特学校党办主任降璐说。
“2023年10月15日开馆至今,我们举办了1次大型展,3次主题展。其中,大型展首届呼和浩特国际雕塑艺术展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160余件作品,彰显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开放姿态与包容胸怀。我们还举办了‘守望北疆’主题展,征集了自治区12个盟市的86件作品,充分展现了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草原文化等的丰富内涵,增强了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馆长贾特说,“开馆以来,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累计接待群众44万人次,学生团队实践教育活动53组。今后,我们将策划不同维度的雕塑艺术主题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好教育实践基地的功能。”
“请跟随我一起通过伊利云图,了解一下伊利集团和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整体规划情况。”走进展厅廊道时光轴,伊利集团用炫目的多媒体技术介绍其品牌发展历程,在这里可以沉浸式见证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过程。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作为呼和浩特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以产业驱动全链发展、智慧生产和智慧生活为城市赋能。该项目以生态为基底,以乳产业为主导,以健康产业为使命,是以种植业发展、奶源建设、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文旅休闲、商务活动为核心打造的种养加一体化、产学研文旅商居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伊利集团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企业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企业发展实现地区发展,从而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伊利集团党群经理刘晋玮介绍说,“我们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建立‘七个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至少带动了560万农牧民增收致富。”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
为有效解决偏远地区各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难题,今年,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启动自治区中医药蒙医药远程协同门诊。
“远程协同门诊的推出,不仅为中医药蒙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诊疗服务。通过远程协同门诊,各族患者可以在就近的医疗机构接受知名专家的远程诊疗,避免了长途奔波。这是对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有力探索,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院长陈沙娜说。
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一直坚持扎根基层,成为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乌兰牧骑队员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演出形式,把党的政策、民族团结的成果带到广袤的草原深处,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每年下基层惠民演出130场,在2023年‘学·创·演’活动中,联合20余支基层乌兰牧骑,联动巡演50余场,‘以演代培’10余次,培训惠及600多名基层乌兰牧骑队员,活动行程超过20000公里,惠及观众5万余人次。”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党支部书记、团长邢力莉介绍说。
近年来,清泉街社区着力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区环境,各族群众在社区和睦共处,打造了“邻里一家亲”社区。
清泉街社区始终坚持把为民服务、为民排忧解难作为基层民族工作、共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活动平台,建设理论宣讲室、妇女儿童之家、好邻居议事厅、红石榴驿站、说理堂等功能室9处,每年开展活动200余次,搭建起更多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让各族群众在共同的社区环境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00001
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举报电线网上举报:emsp;网站技术维护传真电线接诉即办(投诉热线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边疆稳定常筑长固。作为模范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沃土,促进全市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崭新局面,谱写了呼和浩特繁荣发展的新的辉煌篇章。
内蒙古展览馆是自治区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展览场馆,也是自治区标志性文化建筑。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办好两件大事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展览”,紧紧围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分为六大篇章,沿着历史脉络,全面回顾了习对内蒙古的亲切关怀和厚爱期许。“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展,通过全面展示自治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论面临多少困难和挑战,各族人民对党的热爱和忠诚丝毫不动摇。
“两个展览已累计接待1800多个团体,参观人数达25万人次。我们要继续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讲好,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我们要用讲座、音乐党课、展厅中的音乐会等多种形式,有形有感有效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在观众的心间。”内蒙古展览馆宣教部主任刘晓静说。
内蒙古博物院是自治区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
“内蒙古博物院现有藏品15万件套,设有远古世界、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交融汇聚、解放之路等9个基本陈列。”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讲解员刘弘轩介绍,内蒙古博物院积极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系列展览,年均观众量达200多万人次,成为自治区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我们组织策展人员从大量文物中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览,从不同角度讲述多民族融合的故事,讲述守望相助的故事,展示了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郑承燕说。
土默特学校是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义务教育示范学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进力量是土默特学校始终秉持的教育理念。
一直以来,土默特学校以悠久校史为依托,扎根红色土壤,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红色革命历史和杰出校友的爱国情怀为思想根基来凝练学校精神,通过多元化红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帮助学生打牢精神底色,构筑立德树人新格局,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将红色基因融入教学之中,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学生心中。”土默特学校党办主任降璐说。
“2023年10月15日开馆至今,我们举办了1次大型展,3次主题展。其中,大型展首届呼和浩特国际雕塑艺术展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160余件作品,彰显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开放姿态与包容胸怀。我们还举办了‘守望北疆’主题展,征集了自治区12个盟市的86件作品,充分展现了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草原文化等的丰富内涵,增强了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馆长贾特说,“开馆以来,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累计接待群众44万人次,学生团队实践教育活动53组。今后,我们将策划不同维度的雕塑艺术主题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好教育实践基地的功能。”
“请跟随我一起通过伊利云图,了解一下伊利集团和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整体规划情况。”走进展厅廊道时光轴,伊利集团用炫目的多媒体技术介绍其品牌发展历程,在这里可以沉浸式见证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过程。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作为呼和浩特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以产业驱动全链发展、智慧生产和智慧生活为城市赋能。该项目以生态为基底,以乳产业为主导,以健康产业为使命,是以种植业发展、奶源建设、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文旅休闲、商务活动为核心打造的种养加一体化、产学研文旅商居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伊利集团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企业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企业发展实现地区发展,从而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伊利集团党群经理刘晋玮介绍说,“我们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建立‘七个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至少带动了560万农牧民增收致富。”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
为有效解决偏远地区各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难题,今年,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启动自治区中医药蒙医药远程协同门诊。
“远程协同门诊的推出,不仅为中医药蒙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诊疗服务。通过远程协同门诊,各族患者可以在就近的医疗机构接受知名专家的远程诊疗,避免了长途奔波。这是对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有力探索,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院长陈沙娜说。
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一直坚持扎根基层,成为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乌兰牧骑队员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演出形式,把党的政策、民族团结的成果带到广袤的草原深处,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每年下基层惠民演出130场,在2023年‘学·创·演’活动中,联合20余支基层乌兰牧骑,联动巡演50余场,‘以演代培’10余次,培训惠及600多名基层乌兰牧骑队员,活动行程超过20000公里,惠及观众5万余人次。”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党支部书记、团长邢力莉介绍说。
近年来,清泉街社区着力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区环境,各族群众在社区和睦共处,打造了“邻里一家亲”社区。
清泉街社区始终坚持把为民服务、为民排忧解难作为基层民族工作、共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活动平台,建设理论宣讲室、妇女儿童之家、好邻居议事厅、红石榴驿站、说理堂等功能室9处,每年开展活动200余次,搭建起更多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让各族群众在共同的社区环境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