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为纸、黛瓦做墨,昆山恰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将婉约的江南在世人面前缓缓地铺开。2000多条河道纵横交织,19座千亩以上湖泊星罗棋布,河湖水域面积占比17.94%,江苏昆山是典型的江南平原水乡城市。人们世世代代依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兴,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习俗文化,诞生了“百戏之祖”昆曲、滋养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古镇……水是昆山的生命源泉、文化根脉。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乡风貌日益模糊,加之极端天气频发,城市安全韧性和宜居品质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昆山积极转变城市发展思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从2009年开始学习引进低影响开发、水敏型城市等国际治水理念,探索系统化治理城市涉水问题的路径,形成了“圩区循环”“雨水全径流管控”等治理策略。
习曾指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建设海绵城市是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的应有之义。自国家提出海绵城市理念以来,昆山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步伐。2016年成为江苏省首批海绵试点城市,完成了22.9平方公里海绵试点区域建设。2022年入选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由“试点”迈向“示范”,翻开了海绵城市建设新篇章。2023年,在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开展的海绵示范城市2022年度绩效评价中获评A档,受到业界专家和本地百姓的认可。2023年11月24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座谈会在昆山举行。2024年,昆山市4项海绵城市建设政策机制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的《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贡献了“昆山经验”。
高度重视,统筹各方力量协同推进。政府统筹推进。以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为统领,设立海绵城市建设专职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示范工作开展以来,市政府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30余次,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市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进一步压实各部门及区镇责任。完善组织架构。创新建立工作机制,海绵办与市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与市治水办、河长办等“多办联动”。全市各部门、各区镇成立24个工作专班,定人、定岗专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强化资金保障。出台《昆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使用中央资金,强化地方资金配套与支出绩效跟踪,确保各类资金落实处、见实效。在保障政府配套资金的同时,还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2022年采用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融资模式推进“昆山之链”海绵项目,获得国开行3.3亿元资金支持。
全程服务,严格执行项目监管制度。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截至2023年年底,共审查通过943份海绵专项方案、860份施工图文件,完成技术交底440余次,施工过程监管900余次,开展绩效评估工作110余次。持续完善海绵城市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出台《昆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政策文件30余项,保障海绵城市建设常态化推进。市海绵办与市重点办联合印发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督查制度》,在全市域范围内制定项目月度督查与季度督查制度。示范以来,共完成现场督查584次,对督查结果实行月度通报,报送市主要领导及海绵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力保障全市海绵城市建设质量。
守正创新,完善本地技术标准体系。开展海绵相关本地基础研究共计约30项,包括《昆山市总体海绵建设实施技术路线》等统领性研究、《昆山市产学研示范基地策划》等海绵产业相关研究,有力支撑昆山海绵城市建设。制定《昆山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等本地技术指南、标准20余项,覆盖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绩效评估、运行维护等方面,有力保障海绵项目实施,其中,《昆山市生物滞留池施工指南(试行)》《昆山市海绵设施运行维护导则(试行)》主要内容上升至省级行业技术指南中。
培训宣传,持续推进公众共建共享。聚焦世界环境日、节水日、世界城市日等,通过党建平台、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等多媒体渠道开展海绵城市宣传。采用“科普结合实践、宣传结合培训”方式,推进“海绵”进校园、进社区,开展110余次活动,深化了海绵理念的传播。编写海绵城市特色课程,培育玉峰学校、培本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学生成为“海绵小讲解员”,让海绵理念植根童心。同时,持续开展设计、施工、管理等多层面、多方位的专题培训50余次,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昆山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太湖流域洪涝统筹共治为基础,委托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制定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方案紧扣平原水网地区圩区排水特征,聚焦城市雨水相关问题,按照“蓝绿灰”融合的系统治理思路,利用好天然蓝绿空间,从“流域格局优化—圩区系统施策—项目全面管控”等方面,统筹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防洪排涝治理、污水收集系统效能提升等工作,建设水安、水兴、水美的现代化江南水乡海绵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护修复“蓝网绿脉”,锚固水乡生态格局。立足昆山高密度人居环境特征,落实“减量发展”要求,积极探索精细化、弹性化的城市蓝绿空间管控方式。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科学划定城市蓝线、绿线、生态保护红线%纳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和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严格保护以“水田林湿”为主体的蓝绿空间。目前昆山城市集中建设区8.82%的天然水域面积得到有效保护。尊重江南城市水乡肌理特征,依托河流水系、道路和生态斑块,“织水成网、绣绿成环”,持续打造“七横四纵”生态廊道,建设连续完整的“水、路、绿”三网并行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构建“田园环城、水路林盘、湿地成群、环环相扣”的生态大海绵框架。目前,全市已建成335公里生态廊道,供给高品质公共生态产品的同时,在流域层级营造大尺度生态雨洪滞纳空间,减缓城市行洪压力。
坚持“洪涝统筹”治理,优化防洪安全格局。按照“服从大局、挖潜自身、贡献流域”的工作思路,统筹城市防洪目标与内涝治理目标下不同圩区的水位调度需求,充分挖潜圩区内部水域天然海绵体调蓄空间。系统实施“六片三河”洪涝安全韧性提升工程,即茜西、茜东、周庄、锦溪、正仪、周市老街6个片区和千灯浦、小瓦浦、夏驾河3条骨干河道畅通工程。项目落地实施后,进一步扩大雨洪调蓄能力至2100万立方米。实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吴淞江(江苏段)整治工程,进一步打通太湖第三条行洪通道,有效缓解城市下游外排出路受阻问题,为太湖流域城市群奉献昆山力量。
坚持圩区系统施策,提升“圩区”安全韧性。根据昆山独特的圩区排水特征,以全市94个圩区为单元划分海绵城市建设分区,依托“圩区河网—排水管渠—源头海绵”相结合的蓄排体系,制定“一圩一策”,精准指引各圩区海绵城市建设任务。结合321条幸福河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城市管网改造等工作,充分挖潜圩区调蓄功能,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示范期以来,共整治畅通超90公里103条河道,改造排涝站闸59座,新改建内涝积水区段和内涝风险区排水管网超250公里,新增海绵城市面积84.1平方公里,实施洪涝韧性联排联调,新增可调蓄水域面积18.6公顷,全面动态消除内涝积水点。
坚持海绵连片推进,提升整体建设。一是建设重点圩区。为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连片效益,结合重点圩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聚焦地铁沿线个圩区,推进“一圩一策”重点项目库落地实施,促进片区内涝防治整体能力提升。二是打造示范片区。针对新老城区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划定两类示范片区。其中江浦圩等新城示范片区蓝绿蓄滞空间比例高,海绵城市建设以生态空间保育为主,充分发挥蓝绿空间的蓄滞功能。森林公园通过合理调度可为江浦圩提供超10万立方米的调蓄空间。西河圩等老城示范片区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老城特色风貌街区打造、滨水空间修复、口袋公园建设、小微空间改造、拆迁地块覆绿等,积极盘活存量空间,将灰色低效空间转变为绿色潜力空间,保留水乡文脉基因的同时,增加老城区含绿量和高品质公共空间,恢复江南水乡风貌。近年来,老城区范围内共完成板桥新村等12个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稚趣街角等30余个口袋公园海绵化改造、南北后街等10余条道路海绵化改造。新老城区的示范片区建设,为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提供了海绵城市连片建设示范经验。
坚持示范引领,打造精品典范。项目前期阶段,市海绵办组织对方案联合审查和施工图专家论证,严格把控设计成果。施工前,市海绵办组织各参建单位开展现场交底并形成技术交底记录单。施工过程中,联合市重点办开展项目季度督查并组织各工作专班开展项目月度巡查,形成海绵项目施工常态化巡查督查制度,开展海绵设施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材料、隐蔽工程质量检查。竣工验收阶段,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工程联合验收,将海绵城市设施建设观感、海绵设施与周边景观融合程度等纳入验收控制指标,充分兼顾海绵项目“面子”和“里子”,进一步提高项目海绵建设水平。以36公里的地铁11号线昆山段地面恢复工程为例,在方案阶段充分联动红线内外地块,由点到面推进海绵项目建设,提升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项目以线平方公里区域水安全,系统梳理沿线管网、水系、公园绿地和周边地块。项目实施以来,市海绵办共参与该项目施工指导与交底20余次,强化项目施工质量把控。通过各部门通力合作,努力打造集交通、海绵、景观、服务为一体的“持续生长的超链绿网”,让老百姓能够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在项目管控制度及技术指引下,昆山持续打造了一批功能与颜值兼备的精品示范项目。其中,昆山江浦圩公共海绵设施建设项目入选“中国海绵城市十年成就展”项目典范案例,14个海绵项目入选江苏省海绵城市优秀工程案例,数量位列全省第一。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昆山海绵项目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显著提高,提升了社会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认同感。
突出水城共融,城市安全更具韧性。示范工作开展以来,昆山围绕区域水系总体布局,统筹做好水安全、水环境等文章,目前城市集中建设区防洪标准达50~100年一遇,城市集中建设区范围内大部分面积内涝防治能力从约5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内涝积水点有效动态消除。2023年汛期,昆山接连遭遇11轮强降雨天气,出现两次暴雨红色预警,建成区最大小时雨量达到83.2毫米,超50年一遇小时降雨水平。正是得益于海绵化改造,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昆山这座城市也由此变得“会呼吸”“有韧性”,做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突出海绵惠民,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建设海绵城市,不仅是净化、美化城市的“面子”工程,更是改善城市品质、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里子”工程。昆山立足江南水乡生态基底,以“绣花功夫”打造了昆山之链慢行环线公里功能与颜值兼具的海绵项目,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同时,采用“针灸式”设计理念,利用闲置地、边角地,推进渐进式、小规模海绵化改造。示范城市建设两年来,新改建绿地736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25个,超6万名居民受益。建成幸福河湖321条,180条劣Ⅴ类水体动态清零,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雨天不积水、河道变清澈、景观更优美的居住环境,百姓满意度达96%。
推动成果转化,海绵产业更具规模。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昆山出台《关于培育发展海绵产业和海绵经济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支持文件,成立了海绵城市实验室,创建了“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材料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孵化培育370余家海绵城市相关企业,覆盖项目设计、工程施工、研发生产等全链条,产品生产20余类。结合各类专题培训,共培育海绵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约1万人。取得100余项已授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透水砖、雨水花箱、生物滞留池填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销往省内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比如,昆山城建绿和公司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运用于景观生态滞留池等海绵产品中,推出透水铺装、生态砌块挡墙等再生系列海绵产品10个,1年时间应用项目超过30个,近3年相关产品产值超4000万元。
海绵城市建设是中国未来城市的“标配”。打造海绵城市示范,是追寻昆山“水韵江南”记忆、留住水乡风貌的夙愿。昆山将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高质量打造全国示范为目标,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城市更具韧性、更加宜居,助力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交出中国式现代化昆山新实践的高分答卷。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在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撑下,昆山,依旧是白居易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媚江南,也是杜牧笔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烟雨江南……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6月30日建成开通。习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参与规划建设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
202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1-5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6万个。分地区看,江苏、山东、河北、辽宁、浙江、上海、湖北、重庆8个地区开工率超过50%。
城管部门与该区64个居民委员会建立联系,向居民征求树木修剪的意见建议。同时,加强协同配合,制定工作方案、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解决好困扰居民多时的老旧小区“大树扰民”问题。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数据治理、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协同发展等方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提出20条政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