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建市41年来,路灯从开始的水泥电线杆,变成了现在的高科技多功能智能灯杆,从最初的钠灯升级为现代LED新光源,从造型单一到美观大气,从“量变”到“质变”,从“亮化”到“靓化”,透过德阳路灯的发展历程,不仅能感受到旌城“掌灯人”的执着坚守,更能体会到德阳的发展变化。据悉,德阳市建市之前,最早的悬臂灯出现在南北街,大多安装在水泥电线年德阳建市,真正意义的小玉兰路灯安装于长江路。2003年,德阳建市20周年,长江路改造,小玉兰路灯更换为双臂灯。2016年,德阳城市提档改造,将市区内部分路段改为了玉兰灯。
目前,德阳中心城区现有路灯12万余盏,分别由德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旌阳区人民政府、德阳经开区管委会负责,其中德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管理路灯7万余盏,旌阳区人民政府管理路灯3万余盏,德阳经开区管委会管理路灯2万余盏。
建市之初,旌城“掌灯人”带着检修工具走街串巷,踩板登高,路灯巡查检修、开关灯控制等几乎靠人力完成。2003年,为推动城市照明智能控制技术试点工作,德阳市城市照明智能控制中心成立,是四川省第一个地级市城市照明智能控制中心。该中心成立的初衷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节能降耗,并防止大面积熄灯,保障市民夜间出行照明需求。路灯的开关灯时间由系统控制,系统预置全年每一天的基本开关灯时间,再根据实际情况临时调整,既可保证规律的开灯时间,又可满足天气变化的需求。同时,还采用“半夜”“中夜”“全夜”的分组控制模式进行开关灯管理,以保证适度照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移动2G网络逐步退网影响,原有路灯智能控制系统逐渐不能满足路灯控制要求,同时,原有高压钠灯存在光效低、显色指数差、功率随电压波动大、启动慢的问题,导致道路的路面照明水平大幅下降。为提高路面照明水平,升级路灯控制系统,2023年6月,德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实施了城市智慧路灯建设项目。首先是对路灯进行了节能改造,将1.8万余盏传统高耗能钠灯替换成LED节能光源,实现LED光源全覆盖,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其次是建设智慧照明控制云平台软件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控制中心为核心,以终端控制器为重点,以通讯设备和网络为纽带,构筑功能完善的智能控制系统。此系统将城市照明路灯统一纳入物联网,实施一张图可视化管理,将每盏路灯精准定位,由原来的“分组”式管理升级为“单灯”化管理,实现单灯光源调节、开关控制、远程运行监控等,进一步满足精准化光控管理需求。
德阳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只能一次性远程管理一条街道或者一段路的灯,通过本次系统升级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市民需求,实现远程单个灯的开关控制、光亮度调节等,达到更加节能化、人性化的管理效果。该项目在2023年10月进入试运行期,11月投入正式运行。根据运行期间效果来看,较上年同期相比,本项目综合节电率可达50.6%,预计年综合节电量可达921.85万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200吨。
除了以上强大的功能外,该项目还重点打造了两条智慧化示范路段,集AI监控系统、城市WiFi、环境检测系统、城市广播系统、LED户外广告屏为一体,展示AI道路智慧场景应用。搭载在智慧灯杆上的智能摄像头和边缘计算终端可实时对道路进行监控,检测报警异常事件。
近年来,德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照明处陆续接到市民反映,德阳市区部分路段存在未安装路灯的问题,经调查了解,发现部分建设单位只在城市主次干道安装路灯,并未在三无小区、与主次干道连接的短程通道、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路段安装路灯。
为切实解决市民出行照明困扰,2021年开始,德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照明处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照亮回家路”行动,聚焦城市“三无小区”、背街小巷及城乡结合部,主动为自身管辖责任范围外的区域解决照明“盲点”问题。
为摸清底数,德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照明处联合属地街道社区人员,对路段周边常住群众进行随机走访,开展“有路无灯、有灯不亮”调查研究,摸清周边群众数量、群众诉求、生产生活习惯、照明亮度要求,同时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德阳城管邀请市民寻找城市照明盲点”的公告,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28条。
通过调查和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德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照明处进一步掌握了城区部分路段未安装路灯的情况,并逐一制定“一路一案”保障措施,不断实施城市照明“盲点”路灯安装工程,全力解决照明问题,为市民夜间出行提供保障。开展“照亮回家路”行动以来,共安装路灯389盏,涉及47条道路,惠及20余万人。
城市在不断发展,城市照明将继续见证城市未来的美好,城市“掌灯人”也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继续自己的“追光之路”,与时俱进,与光同行。(王姝 宋宝林)
聂辰席来遂调研时强调:加强新时代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推动遂宁“文旅+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喜讯!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新津分校荣获新津区2024年中小学生班级合唱比赛小学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