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由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河北新闻网承办,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协办的“玉兔迎春——多彩石家庄 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正式开启!活动将陆续推出“年味儿里的石家庄”非遗展览,介绍展示剪纸类、美食类、花灯类、战鼓类、戏剧曲艺类、舞龙舞狮类、拉花秧歌类、民俗活动类等非遗项目,带大家认识身边的非遗,唤起心底幸福的年味记忆,陪大家度过一个独具特色、年味浓郁的新春佳节!
张灯结彩过大年,今日为大家推出花灯类非遗项目展览,带大家欣赏、了解来自石家庄的不同花灯类非遗项目,红红火火迎佳节。
藁城宫灯在用料上以竹子做骨架,制成椭圆形状,结构上撑合自如,易于保存。在工艺流程上运用了传统自制工具,主架用竹板通过劈、刮、打眼、穿丝而成,上下座用木材铣圆、开豁口,与主架组装后,外敷红色绸布制成宫灯。藁城宫灯多为椭圆形,也有传统六角形、八角形和四边形等造型。宫灯艺人们师古而不泥,在保持传统宫灯外形及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在用料和制作中均有改进。
藁城宫灯研创的“工艺纸雕宫灯”,融蔚县剪纸艺术与宫灯造型为一体,借鉴中国传统建筑的卯撬原理,拆装组合,方便运输,将宫灯由单一的节庆悬挂,变成了馈赠礼品。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等主题产品,使藁城宫灯声名远扬,并远销世界各地。
虎皮庄天下太平灯俗称跑灯,是井陉县虎皮庄村民历代传承的一种年节民俗文化活动。清代道光年间,井陉县虎皮庄村地处偏远山区,人口稀少,山林广密,百姓为了安定生活,保家护院,防止山间野兽的侵扰,就依靠武术来维护安定生活环境。虎皮庄村请来武师办起了武校,人们多以油灯、蜡烛照明。为了使灯烛不被风吹灭,就制作出了不同样式的防风灯罩。后来,人们不断改进灯具,在社火四角套子(阵式)的基础上,进行跑灯表演,就演变成了虎皮庄灯会艺术。
该项目最适应于夜间演出,它形象逼真,阵式多变。过去灯具的造型用高粱秆、铁丝做成,每个灯周围用毛头纸按灯具的造型糊好,在每个灯具上挂上剪好的各色纸花,再画上各种威猛的兽图或各种花草树木,如:龙、虎、麒麟、松、竹、梅、菊等,灯内点上蜡烛。后来灯具的造型用木条、铁丝做成,用红、黄、绿、粉等各色的布料代替了毛头纸,手电筒代替了蜡烛,既延长了灯具的寿命,又提高了观赏性。虎皮庄灯会的灯具种类很多,有旗灯、伞灯、排灯、五角灯、鱼灯、刀灯、花瓶灯(甏甏灯)、桃灯等。
灯会演出的过程中有摆阵、跑阵、按字的程序,阵式有二龙戏珠阵、四门斗敌阵、百家阵、八角阵、八门紧锁阵、卷帘阵、九连环阵等阵容,其中二龙戏珠阵、四门斗敌阵、百家阵、八角阵分别演练为“天、下、太、平”四个字,喻义国泰民安、惩恶扬善、百姓安康,也是虎皮庄跑灯的精华所在。
赞皇千根九曲黄河灯又名九曲黄河阵,俗称扎黄河、串黄河、转黄河。千根村地处赞皇县西南部,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
九曲黄河灯的传统扎法,是将361根方椽,等距离栽成24米见方的黄河阵,使所有椽子横竖成行、对角成阵,方阵中央竖起一根12米高的天灯杆,是点将台。方阵的出口入口平行排列,用五彩牌坊装饰,是阵门,一般都向北开。象征众兵将的方椽之间,用竹竿绑扎联结成像迷宫一样的方格通道。人们从右门入阵,依次转黄河阵内的9个蜗牛状的迷宫圈,其顺序是西北角、西南角、东南角、东北角、正东、正南、正西、正北、绕过天灯杆后出左门。每根方椽的顶端用各种颜色的彩纸糊成灯罩,天灯杆顶上是一个一米见方的大灯笼,灯罩四面是分别用真草隶篆四种字体书写的“黄河”二字。
每年正月十五、十六的晚上,前来参观的群众人山人海,在看完整个串黄河的活动后,每个人都要进去转转黄河圈,摸摸天灯杆,祈求来年诸事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赞皇千根九曲黄河灯是集古代军阵文化、社火文化等于一体的民俗活动,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活跃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平山田兴花灯会是起源并流传于平山县西大吾乡田兴村一带的以元宵节为背景,以花灯“上岭”、走街串巷为主题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花灯会兴起缘由,据传因村民们认为不祥之物惧怕灯火,花灯可以驱邪减灾,为了祈福避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逐渐兴起了利用腊月和春节期间自制花灯,在元宵节开展登临村南前岭和走街串巷的夜游活动。自制花灯有转灯、春字灯、谜语灯、孔明灯等数十种。自制花灯有转灯、春字灯、牌匾灯、方灯、八角灯、五角星灯、花瓶灯、鱼形灯、谜语灯、孔明灯、龙灯等等数十种。后来这个活动固定在了元宵节前后的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晚上,每次花灯会约有一两千人、3000多盏灯沿着约定俗成的路线夜游,登临村南前岭俗称上岭。最后,上岭、走街串巷的夜游队伍及花灯汇聚到村中戏楼前,演出自编自演的“种地”、舞龙灯、耍火流球等各种民俗节目,燃放自制烟火。
久而久之,田兴花灯会成了方圆数百里内独一无二、别具特色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栾城彩子制作技艺是流传在栾城邵家庄村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此技艺晚清时由山西传入,以邵满子家族的彩子制作技艺最具代表性。
彩子,又名夜叉纸、月叉(音译)等,寓意祈吉祥、保平安、守财富,是北方人春节期间在大门口、院落、街道悬挂的一种纸质装饰品,其色彩艳丽,造型美观,与传统的红灯笼相映成趣。
栾城彩子制作技艺,以吸水性极强的毛头纸为原料,以专门调配的黄、绿、红三色染色,呈现出规则的花纹图案。彩子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长方形,俗称彩子身,以黄色为主色调,围以绿、红色块,仿佛一轮满月周遭围以绿叶红花;下部分为长条形,俗称彩子腿,以大面积深绿色为主,辅以红、黄色块,仿佛万花筒中的图案一般。彩子腿在粘贴时,会剪成三角形和细长条,对称粘在彩子身下边悬挂在屋檐下、院落中,随风轻摆,如风筝低飞、彩蝶飞舞。彩子4张为1回,有时也根据场地、空间灵活变化,6张、8张为1回也可,但均取双数,寓意好事成双。
栾城县志在岁时节令中记载:“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为除夕,俗称小年,家家户户挂红灯,挂彩子(夜叉),吊花纸,贴对联……”足见其在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