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既关乎寂寞高蹈的精神之旅,也链接纯粹、新潮、温暖的生活现场。作为文学传播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当下文学期刊对文学热点的关注、对服务功能的探索、对社会影响力的拓展均显现前所未有的态势。中国作家网“有态度”专栏(第5期)邀请到《花城》《小说月报》《天涯》《星火》,结合近年来发展路径与探索经验,由开展文学直播、新设栏目、专业化个性化的社交账号运营、创新活动形式、体现文学性系统性的视觉设计等角度切入,分享各自的“自我超越”与“诗意创造”。归根结底,文学期刊在纷繁万象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努力,也为现实生存之外彰显“别样的生活态度”提供了一种可能。

  1995年盛夏时节,韩少功、蒋子丹等人设计了一份《〈天涯〉杂志编辑设想》,规划着《天涯》的改版。彼时,即将改版的《天涯》已有自己的方向和宗旨:“力图成为一份具有道义感、人民性与创造力的文学文化刊物,致力于历史转型期的精神解放和精神建设。”1996年,《天涯》改版成功,被评为1996年国内文坛十事之一,文学界“北有《读书》,南有《天涯》”的说法并非过誉之词。关于《天涯》改版后的“天涯模式”,韩少功后来在《我与〈天涯〉》一文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他的一句“办刊经验谈”今天看来仍然引人深思:“我们谈不上得到了什么,只不过是大体上知道了我们应该去掉一些什么,比如要去掉一些势利、浮躁、俗艳、张狂、偏执、封闭等等,而这是一本期刊的应有之义,不是什么超常的奉献。”

  “去掉一些势利、浮躁、俗艳、张狂、偏执、封闭”,指的不只是做好内容这个“里子”,还要做好“面子”。所谓“面子”,便是封面。从1997年到2009年,著名设计师韩家英为《天涯》杂志设计了一系列海报封面,十几年间一直围绕汉字主题进行创作,质朴素简中浸透力量,深具人文性,其中不少封面获得过国际设计大奖,“牛皮纸”+“汉字”成为《天涯》封面的经典视觉元素,其辨识度在国内文学期刊界独树一帜。在《天涯》这个平台上,韩少功注入“里子”,韩家英呈现了“面子”,这种互相成就可谓是“双韩会”的胜利。

  回看1997年,韩家英为《天涯》杂志设计的系列海报,毛笔写就象形的“人”字与篆书“文”字相依,右手五指蘸墨与印刷体的“美”字结合……“人”“文”“美”这几个字很好地体现了《天涯》的精神气质。2024年,《天涯》重新向韩家英发出封面设计的邀请,时隔15年,他重新回到纸媒,不无感慨地说,这次回归让自己与之前有截然不同的感受。2024年的《天涯》封面,韩家英用汉字的“负形”做出独特的图形,每一期的设计元素,都来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一句诗——如何以深具现代性的汉字变体,激活传统文化里的诗意,是这一系列封面的新尝试。

  第一是一以贯之的坚持。我在《文学期刊的个性与生命》(《文艺报》2023年5月8日第3版)一文中也谈到过,1996年之后,在具体的编辑上,《天涯》有过不少细部调整,但其内在精神并没有过多改变。这并非固守不化,而恰恰是坚持着我们所秉承的开放、思考的姿态,不被一时的风潮所裹挟。在多变、易变、求变、催变的氛围里,变是容易的,坚守初心反而更加困难;在不确定之中,保持确定,要更煎熬。细看当下文学期刊,拥有独到编辑思想和方向的并不多,围绕某些名家的中短篇小说、跟随风潮式的主题创作、甚至自恋式的自语较为常见……而《天涯》,仍然愿意思考一些时代的话题,这不是为了坚持而坚持,更不是为了变而变,而是文学的应有之义。道义感、人民性与创造力是《天涯》办刊之本,也是这个时代和社会不可或缺的几样东西。

  第二是保持思考的能力。一份期刊怎样做才算是有思考能力呢?这就得看《天涯》栏目的组合、搭配和策划了——我们不做靠天吃饭、等米下锅式的编辑。《天涯》设有“作家立场”“民间语文”“特稿”“小说”“散文”“研究与批评”“艺术”等栏目,主要发表社会思想批评、民间语文资料(日记、书信、流行语、口述实录、契约、启事等各种民间文本)、深度特写稿件、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以及艺术前沿观察等。这些栏目的设置只是“基本盘”,在每一期的策划中,我们特别注重话题的引领、作品的搭配所营构的整体性,各栏目之间、各文章之间,互相呼应、彼此关联。《天涯》和其他文学杂志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并不以小说独大,在于刊物所体现出的思考性、对时代的参与性。《天涯》并非来稿即发,而是提前策划,和学者、作家广泛交流,一同思考当下问题——我们的编辑工作,要介入到写作者的思考之中。以2023年为例,《天涯》推出了“自然来稿里的文学新人”小辑(两期)、“边地的风物”散文小辑、“诗人的精神光谱”二人谈、“动物的神性”散文小辑、“文学中的情感重建”讨论小辑、“武侠:文本与时代”二人谈、“类型文学大展:武侠小说”小辑等多个策划。2024年上半年,《天涯》已经策划了“类型文学大展:科幻小说”小辑、“行走黄河源”散文小辑、“网络文学的发展、传播与破圈”讨论专辑、“普通人在尘世”散文小辑、“国漫的前世今生”讨论小辑等多个专题;2024年的第四期,《天涯》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推出涉及“人工智能与生命的边界”的讨论;还将结合文学现场热点,推出杨本芬、王计兵等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坦承自我的“自述式写作”散文专辑;另外,每年一度的诗歌专辑也将推出一批不太为人所知的优秀诗人诗作,“小说”栏目也让一些封笔多年的作者重新登场。如此丰富多元、涉及社会文化方方面面的小辑,分散在各个栏目中,不断追踪当下的思想文化动态,努力切入时代的文化心理深处,自然也就让《天涯》呈现出思考的能力。

  第三是不断挖掘文学新力量。从改版之初到现在,“不厚名家,不薄新人”一直是《天涯》的用稿原则之一。《天涯》原主编李少君曾经在采访中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天涯》推出的新人后来都被证明是非常优秀的,刘亮程、艾伟、葛亮等早期的代表作都是发在《天涯》。后来的王十月、杨庆祥、雷平阳、江非、肖江虹、朱山坡、张楚、黄灯等人,最开始也是被《天涯》关注和推荐。有的著名作家主动投稿,达不到《天涯》的质量要求,照样会被退稿。2017年,《天涯》就曾刊发过演员张颂文的散文《在心里点灯的人》,2023年张颂文因《狂飙》爆火之后,《天涯》公号把这篇散文推出,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让人看到了一个优秀演员身上所蕴含的“文学质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学是区别张颂文和其他演员的一个标志。而诸如张颂文这样的宝藏作者的优秀作品,《天涯》推出过很多。《天涯》永远向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敞开,当下,《天涯》把目光投射到更年轻的90后、00后写作者身上,比如近年推出的“自然来稿里的文学新人”小辑,比如不定期推出的“新人工作间”板块,我们从自然来稿中挖掘了不少新人新作,《天涯》成为一些优秀年轻作者首次发表作品的平台。我们相信,无论名家还是新人,稿子的质量才是王道;那些在《天涯》露面的新人若能保持势头,他日也定能跻身名家的行列。

  第四是进行多种传播尝试。移动互联网重构了人类的生活,手机的方寸小屏改变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全民直播、全民娱乐以及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文学期刊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公众号运营方面,针对各文学榜单、刊物奖横行却被固化审美所把持的状态,《天涯》推出过2021“青年作家自荐榜”,让青年作家自己推介自己最好的年度作品,打破了文学的某种僵化状态;我们也有感于疫情时人们观展的不便,推出过“2022中国作家书画云展”,把书画作品推送到人们的手机屏幕上;我们于2024年1月1日开始尝试网络直播;《天涯》公众号推出的文章,编辑与读者间的互动是极为活跃的……限于编辑部人手短缺,主要精力仍然在编务上面,有些尝试具有探路性质,浅尝辄止,未能发生更大效应,但我们希望能不断拓展文学的传播空间,也希望经过不断调整,探索出传播的新路。

  如果说文学期刊还能够提供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天涯》希望通过所发表的作品和新的传播尝试,为每一位读者提供真实的敏感和现实的温度。我们需要不断回到“道义感、人民性、创造力”的办刊初心,以“天有际,思无涯”作为远景与尺度,去掉“势利、浮躁、俗艳、张狂、偏执、封闭”,始终瞄准“人”“文”“美”。这不仅是《天涯》这一本期刊的应有之义,也是文学、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人类在面对时代大变局时的必要提醒和时时重温的行事准则。

  作家,《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作协副主席。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诗刊》《钟山》《作家》《山花》《长江文艺》《中国作家》《芙蓉》《作品》《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海文化》《南方文坛》《扬子江文学评论》等刊,入选各类年度选本及各文学排行榜等。出版著作有《小镇》《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海风今岁寒》《小镇及其他》《书空录》《唯水年轻》《海里岸上》《暖若春风》《关关雎鸠》《岛》《海岛的忧郁》《月落星归》《乡野之神》等。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北京文学奖、长江文艺双年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