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是什么?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杨家湾乡杨家湾村村民委员会委员姜雪形容其为“景观树”种出的“金豆豆”。
30多年前,围场县引进了沙棘实生苗木进行区域性推广栽植,用于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
河北内环京津、外沿渤海,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历史原因,京津周边地区原有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一度十分严重。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河北省“三北”防护林工程也随即启动实施。在此背景下,围场县于数年后引进了耐干旱、耐低温、耐贫瘠的沙棘实生苗木进行区域性推广栽植。
30多年来,围场县以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为目标,不断加强沙棘全产业链建设,抢抓居民健康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机遇,在推广种植的基础上,支持当地企业加强沙棘产品研发、提高沙棘产品科技含量,努力将“小沙棘”做成“大产业”。
在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生产沙棘原果浆、浓缩沙棘浆产品的生产线昼夜运转,工人忙着将这些冻沙棘果清洗、打浆、浓缩、灌装、杀菌、贴标……装箱打包后,沙棘原浆带着围场县丰沃土地滋养出的营养与风味,销往全国各地。据了解,该公司集苗木繁育推广种植及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目前,拥有全自动、全封闭加工生产线条,现代化产品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1座,年处理沙棘果及其他果蔬能力已达到13万吨,设计产能产值30亿元,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沙棘加工企业。
“公司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建立了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质量检测工程技术中心,全面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及工艺技术的优化管理工作。”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春海说。
“新鲜的沙棘皮薄易破,不易储存运输。”航人公司技术经理岳丽华介绍,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公司利用先进的膜技术将有机冰冻沙棘果经过提糖、脱酸等工艺制作成浓缩沙棘浆或沙棘原浆,以有效保留果实中的营养成分,方便运输与保存。
此外,该公司产品原料全部来源于当地的荒山、坡地等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的地区。“我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方式,与当地农民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刘春海介绍,公司支持和带动农户种植沙棘,根据合作协议,前4年,根据土地地类条件,公司每年向农户支付每亩50—500元的租金,从第5年开始,由农户自行采摘沙棘果,公司按市场价收购,每公斤收购价约10—12元,每亩地农户可获得8000—9000元的收入。
“去年沙棘果喜获丰收,我们采摘沙棘净果12.64吨,每吨纯收入10800元,每斤卖到5.4元,一共收入13.6万余元。”姜雪说。
30多年后的今天,广袤的沙棘林已成为围场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曾经荒山野岭中的“黄果果”也成了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豆”。
据了解,目前,围场县共有野生沙棘60万亩,在御道口、塞罕坝机械林场、卡伦后沟、半截塔镇、杨家湾乡等地,打造高油、高产中型果宇璐沙棘基地7万余亩。据悉,下一步,围场县将注重以科技创新推进沙棘产业发展,培育高品质沙棘品种,培训种植户进行科学、高标准种植,帮助加工企业制定生产标准、申请发明专利、加强品牌建设等,提高沙棘产量,打造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完整的沙棘加工产业集群,建设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生产加工、科普、地域文化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让沙棘果有效对接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