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钱爷爷啦!”7月23日,“入湘随溯——钱海源湖南40年艺术回顾展”开幕式开启前,一个小女孩抱着鲜花,指着钱海源的方向兴奋地说,旁边的家长连忙把孩子拉到身边,“乖,再等会。”不一会儿,湖南美术馆一楼大厅坐满了人,开幕式也启动了。
“入湘随溯——钱海源湖南40年艺术回顾展”由湖南美术馆主办,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协办。展览选取钱海源雕塑、书法、速写、水彩等多个类型128件作品,以及评论文章和名家往来书信进行展出,旨在展示其艺术生命中的创作成果,梳理其艺术生命的脉络,体现其艺术水平与生命历程。
钱海源是江西樟树人,1966年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之后,分配至湖南省展览馆雕塑创作室工作,曾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兼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和长沙市城市雕塑评审委员。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美协主席旷小津称湖南是钱海源的“第二故乡”,并将其艺术成就总结为“一手拿笔写文章,一手捉刀做雕塑”。
然而,如果按照展览顺序去看钱海源的作品,他水彩作品中的蓝色一定是首先抓住观众眼球的色彩。无论是《长沙老街戥子桥》,还是《宜春明月山之秋》,亦或是《婺源春色》,蓝色或在树叶寥落的秋里、阳光明媚的夏里、层林尽染的春张扬地活跃着。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广东省美协主席、著名中国画家林墉在此次展览的前言部分写道,“钱海源的锐气,是天生的,不为官气而来,也不为习气而出。他有心之处,是在台下天外,这正是他的笔外色彩处。”也许这抹跳跃在水彩中的蓝,正是他笔内色彩的一种表现。
从水彩再走到雕塑,又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能量的蓬勃。从体现长征精神的群像雕塑作品《长征路上三代人》,到袁隆平、贾谊、杜甫等伟人的雕塑作品,再到《母亲铜像》等普通劳动人民的雕塑,钱海源用质朴的艺术语言、坚实的造型特征,捕捉人物内心、链接现实感悟与对象精神世界。当代著名美术史论家邓福星在开幕式后的研讨会上评价钱海源,“在理论上敢于直言、激浊扬清,在创作上直率真诚,充满情感。”
开幕式行进一半,那位拿着花的小女孩终于上台向钱海源献花。钱海源一手接过花,一手牵着小女孩,俯下他八十多岁仍不佝偻的身子,笑盈盈地与女孩合了几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