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陆家嘴,人们马上会联想到的是高楼林立的商务区。其实,作为浦东新区的一个街道,位于浦江东岸黄金地段的陆家嘴有一批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人文场所,一些场所还与老社区相融。陆家嘴正在打造高品质城市更新示范区,也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
第一财经记者上周走访了浦东开发陈列馆和梅园公园,在这两个地方,可以感受到大名鼎鼎的陆家嘴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上海地铁14号线号口旁边,有一栋淡黄色外墙、红瓦屋顶的小楼,楼南侧临街有一幅极有历史感的宣传画,绘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及他给上海的寄语:“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这里就是浦东大道141号浦东开发陈列馆,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旧址。2021年10月13日,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公布这栋建筑为区级文保单位“浦东开发办公室”。文保牌旁,圆形的建筑可阅读标识提示着这里是一处适合citywalk的目的地,“浦东开发开放从这里开始”。
1990年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在这里挂牌成立,从此在这座俗称“2号楼”的地方办公整整十年。
2号楼建造于1956年,前身是上海总工会所属的东昌区工人俱乐部,1981年改称黄浦区浦东文化馆。文化馆此前的门牌号是浦东大道143号,改为浦东开发办公室后,门牌号变更为141号,取“一是一”的谐音,意指浦东开发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
走进这栋老房子,看到的第一套展品,就是当年浦东新区开发办公室等新机构的招牌。这里还有当时在延安东路隧道浦东出口设的绿底白字路牌,提示距离浦东开发办公室和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还有700米。路牌为中英双语,方便当时友谊投资的来宾识别。
当年接待处的古早桌椅、收发柜都还保留着。收发柜里放着上世纪90年代的老报纸和招商宣传资料,供游客了解当时浦东开发的资讯。记者找到内部刊物《浦东开发研究》第一期,在《谈谈一流城市的定义和内涵》一文中,“海外建议开发浦东第一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林同炎提出,为了建成一流城市,要“把浦东以及浦西全区共同计划”。
在一楼展区的浦东开发历史展区,记者看到1995年6月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重点开发小区规划示意图》,上面绘出了地铁2号线号线的两条“浦东轻轨”。陆家嘴中心区、竹园商贸区和龙阳小区三片重点开发小区合计面积为3.2平方公里。图中还在小陆家嘴地区规划了两条黄浦江人行越江隧道,并将新国际博览中心的位置标注为“世界博览会”。
一楼展区东侧是一间上世纪90年代风格的大办公室。在展厅二楼“陆家嘴的崛起1990-2020”单元,陈列有1992年中、日、英、法、意五国参与的1.7平方公里陆家嘴中心区城市规划方案。现场陈列了五国设计团队制作的陆家嘴模型,十分珍贵。意大利的椭圆形太极方案、日本的条码式超现实设计、中国以东方明珠为核心结合笔直宽阔大马路的方案、英国设计的圆形中央公园和高层环形带、法国的沿江高层楼宇带直角结构,特点鲜明。站在今日回望,接近三角形的陆家嘴中心绿地取自法国方案,斜向大道来自中国方案。
二楼展厅还对浦东开发初期重要的工程项目、各类“第一个”场所、同场景今昔对比和知名创业者等作了回顾。两层展厅轻快地回顾了浦东开发之初的亮点与关键事件,提示人们置身当下勿忘过去的峥嵘岁月。
离浦东开发陈列馆约1.5公里,位于福山路乳山路路口东南角的梅园公园,是陆家嘴一处重要的社区公园。梅园公园所在的梅园社区,老小区多,老居民多。
梅园公园西北2门处的“城楼”非常有代表性,站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陆家嘴“三件套”,因此这里也是不少网友热衷拍“古今同框”打卡照的位置。
1987年9月,梅园公园就作为植物景观公园,尤其是以梅为特色,建成开放迎接社区居民了。2009年,梅园公园改造恢复居住区小游园功能和定位,结合传统院落与现代园林进行设计,重新打造以梅为特色的江南古典式林园。园内的树荫长廊、缀满苔藓的瓦片小径、模仿树木造型的健身衣物架等,都很有怀旧气息。
去年起,陆家嘴街道启动精品城区改造,发布《陆家嘴街道精品城区建设导则》,以梅园社区为重点,全面进行微更新。去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王林担任陆家嘴街道社区规划师。
梅园公园的北面和西面实施了“拆墙透绿”,结合沿线米范围的道路景观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开放式环境。东北角,一处依照“公园+”设计理念建造的透明玻璃房子也于上半年开放,一家由冠军咖啡师创办的咖啡馆Mouthfeel“嘴知道咖啡”入驻。这家店由于产品创意特别,口味也不错,已经快速出圈。在公园对面德必园区上班的白领,经常到这家咖啡馆聚会和讨论工作。
梅园公园东面约100米处的松林路,也在本轮微更新中旧貌换新颜。松林路东侧新设计了一条咖啡文化主题墙,增设了儿童口袋公园和流动咖啡车,还开出了一家为老助餐和社区文化教育主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