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中山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以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建设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可容纳2万余人(本科生1.2万人左右,硕士和博士研究生0.8-1.0万人)

  待深圳校区落成,中山大学校园面积将达到14000亩,成为广东面积最大的高校。

  据校方介绍,深圳校区的一期工程建设用地150万㎡,计划于2017年年底前完成土地整备并开工建设。

  近日,承建中大深圳校区的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在微信公号“深圳工务署”公布了该校区的设计图,首度揭开了校园的神秘面纱。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图书馆、公共教学楼实验区、学生综合服务中心、教工综合服务大楼组合成凤凰的身体

  以中山大学牌坊 - 主校门 - 孙中山先生雕像 - 图书馆为标志性建筑物连成的中轴线,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和石碑旧校区遥相呼应,体现“一脉相承”的设计理念。

  图书馆立于猪婆山山体的最高处,体现中山大学“吾校矗立,蔚为国光”的精神风貌。

  “医理工文”是中山大学的四大国家重点学科专业。深圳校区将以医科组团和工科组团为主,文科组团和理科组团为辅,协同发展。

  中山大学的医学院是我国最早的西医学府,2010年,中山大学医科部成为教育部、卫生部首批“两部共建”的医学院。

  中山大学的医学体系非常完整,几乎包含了所有医学类专业。目前本科阶段就囊括了医学的10大专业:临床医学,法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口腔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麻醉学,眼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工科组团包含材料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和航空航天学院,上天、入地、下海,任君选择。

  西生活区:为保护生态,一大片的荔枝林得以保留,每到6-7月,这里将传来阵阵荔枝果香。

  校区在照明、暖通、给排水等方面均采用低碳环保材料和人工智能科技,利用海绵原理建造雨水花园,通过节水灌溉、绿化灌溉能多种方式节约水资源,减少光声热等能源污染。

  一期工程从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出发,建立了架空层,塑造学生日常生活的趣味空间:体育活动室、书吧、咖啡店、桌游吧、小型售卖吧、绿色休憩区。

  这些大大小小分布在各处的体验型和活力型空间,组成了半开放的微校园院落,将创造出丰富多元的社交体验。

  深圳校区打破往常中国大学教室与教室分离、被动学习的空间模式,塑造学习、会议、分享、讨论的主动学习空间模式。

  中大深圳校区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公常路以北,用地面积321.15公顷。校园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20万平方米。

  其中一期建设的范围为新陂头河(含新陂头河景观建设)以南、公常路以北的猪婆山及周边区域。

  深圳市政府计划五年投入约300亿元,用于中大深圳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和教学科研设备投入。

  第一阶段:2019年8月前,完成医学院等4—5个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办学条件;校园一期主要规划约安排150.82公顷用地,建设的范围为新陂头河(含新陂头河景观建设)以南、公常路以北的猪公山及周边区域。

  第二阶段:2021年8月前,完成校园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学院(系)实现招生;

  第三阶段:2024年8月前,校园软硬件条件全部满足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功能需求。

  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

  从2016年开始,深圳校区已有部分学院开始招收少量学生,其中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与临床医院联合)2016年招生182人,2017年招生200人;2017年,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电子与通讯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学院分别招生60-200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位于深圳光明新区,为新建医院,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相距仅1公里,校区建成后将与医院连成一片。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位于深圳福田区,已于2016年8月26日,在接管福田人民医院的基础上正式运营,并正在改建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