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一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成功的产品发布会之后,小米汽车SU7终于面世,24小时预定超过8.8万辆,成为现象级产品。随着小米SU7公诸于世的,是雷军在发布会上重点介绍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由weico建筑事务所完成整体规划、厂前区的超级工厂店及办公楼建筑设计、研发中心建筑设计、工厂整体形象设计和景观概念设计等,项目目前已经基本全面竣工。通常来说,很少有本土独立建筑事务所能承接汽车工厂的整体设计,而weico之所以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归功于团队本身对汽车产业和工业美学的深入理解。
从内燃机时代到电车时代,一辆汽车的生产组织已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除去所有子系统的供应链,最终整车的组装仍然遵循着基本一致的逻辑:压铸-车身-涂装-总装。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在此之上,还增加了电池、办公、研发、体验和新车交付,从而把创造、生产和消费同时整合在一个大园区内,是汽车建筑领域里少见的案例。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距离北京市中心约23公里,占地7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工厂部分功能众多,其中包括以上四个核心环节:冲压车间和压铸车间,负责把金属原材料加工成车身部件,备受关注的小米泰坦合金和9100吨超级大压铸即出现在这里;随后,金属部件在焊接车间被机器人精确地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车身框架,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壳。焊接完毕的车身进入涂装环节,机器人喷漆通常会进行八次,而最终靓丽的车身颜色往往是一个重要卖点,比如此次小米SU7的系列色。最后一个环节是总装,也是人工比例最高的一个环节,所有的部件会依次被安装在车身上,包括轮胎、座椅、电机、软件调试等,直至一辆完整的小米汽车呈现在缘定的“主人”眼前。
这些环节的流程非常严谨,工艺布局对空间设计的配合度要求很高。在与工艺设计多轮沟通后,为最大程度保障核心生产区的高效运作,我们将生产外所有复杂的功能压缩至东侧500多米长的狭窄条状区域。在这里有跨越新车测试道的空中连廊、完全对外开放的体验店、汽车研发和评审中心、办公空间、体验赛道等等功能。仅针对顾客的新车体验道就占地2万平米左右,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可谓奢侈。
整个超级工厂的功能繁多、建筑复杂,每个部分的设计都需要设计师从输入条件出发,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推导出最终设计方案。为便于感受,我们在此仅以最容易理解的交付中心为例,来说明本项目的设计过程。
凡是买过车的人都体验过提车的过程。实际上,这个提车的流程是由汽车生产商根据自身产品特点、消费者心理、预估销售量和空间可能性综合制定出来的。一般来说,新车出厂后会停放在停放区,在顾客来提车之前被清洗、整备、更新系统,等待主人的光临。车主按照约定时间到达门店之前,新车会被移至门店内的交付区。在这个流程里,设计师需要注意车辆吞吐量,从而计算出各个环节的空间需求大小。
从车主到达门店开始,一切就会按照操演熟练的流程进行了:销售人员会引导车主检查自己的新车、办理保险和牌照等事宜,随后进行新车交付仪式,再到体验道上看看爱车的性能,最后离开厂区。整个过程通常来讲需要用时1小时45分钟,这个时间配合门店希望达到的销售量,再根据核心营业时间长短和每个步骤的氛围要求,可以推演出最终的基本空间大小、布局、流线。所有对建筑空间布局的一次次优化、室内动与静的把握,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这些小小的“复杂性”只是众多待解决问题中的一点,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都被包裹进了一个极简的方盒子里,这就是设计中有趣的地方。我们顺着从消费者到研发者,从公开到私密的逻辑来梳理一遍这些“问题”:
1、交付中心功能应该与超级工厂门店相连,也与场地北侧的新车体验公园及测试道相连,以方便展示和体验,这是建筑面向公众的一面。
2、从展示体验区域,重要的来访者应该能直接进入受控的“红区”,即二楼的企业内部接待区,由此经过89米长的玻璃连廊进入工厂内部参观。
3、这条连廊串联工厂内的参观环线,同时也负责连接场地东南侧涉密级别较高的研发实验楼、企业办公和餐厅,这里是非常私密的内部空间。
4、研发实验楼的使用者可以从地面进入封闭的厂区,直接接触厂区内南北向1027米长的专业测试道。
5、测试道上设置了多种路面以测试车辆性能,最高允许时速可达120公里/小时,是新车出厂前的最后一关。横跨测试道上方的,就是刚才提及的玻璃连廊。到这里,所有功能完成闭环。
我们在方案初期从建筑师的想象出发,结合当时的功能探讨,曾经有过数版更加“有表现力”的设计稿,但最终对设计影响最大的,还是小米自身的设计哲学。小米的设计哲学是一切都要简化再简化,直到只有最必要,但必须最好。从产品精神和成本控制上来说这是合理的选择,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严苛的工业设计级要求。
前文所述复杂功能的最终体现是三个极简的方盒子,其中两个叠加成为综合楼高点和入口形象。综合楼南北长120米,宽43米,建筑共五层,楼体不高但体量感庞大,其中第三层做了退进处理,使建筑上下分为两部分,上部呈现一定的漂浮感。上下分区也对应建筑功能分区,首二层基本以公共功能为主,四五层则主要是内部办公功能。
综合楼的大堂两层通高,东西穿透,大堂中心是最近大火的莫比乌斯环和悬空的蓝色SU7,大堂里引入了星巴克为访客提供餐饮服务。大堂两侧分别是小米汽车科技体验中心和新车交付中心。整个大堂及两个侧厅空间简洁融洽,落落大方,这是一个完全对公众开放的空间,前来体验、试驾的人络绎不绝,以年轻人居多。缤纷多彩的小米SU7、充满好奇的来访人群,给予了这个工业建筑一份跳跃的活力。
建筑外立面使用金属和玻璃幕墙,上层采用1.5米为模数,下层以1.6米为模数。由于该尺寸的的水平长度已经有一定的压迫感,立面上没有再增加任何刻意强调水平延伸感的装饰件,而是尽量把各垂直模块的拼接做到极致,以凸显简洁的科技感。由于功能不同,上下两部分的立面选用了不同的玻璃,下半部是全封闭玻璃幕,较为通透以服务于展示和体验;上半部选用了反射度较高的玻璃,增加了模块间距,并在间距里隐藏了室内开启扇,这样整体增加了一些金属感和工业制造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室内日照并保护室内空间的私密。最终,干净的玻璃与金属材料拼接出的立面实现了较完美衔接,精细度和质感都达到了汽车工程人所追求和能理解的表现。
主入口采用不锈钢外雨棚与内门斗一体化设计,使室内外空间有一定的衔接延续。一体化的设计与结构配合,也减轻了外挑雨棚的厚重感,15米长、3米高的雨棚最终三边收边都做到了80毫米。
连接综合楼和车身车间的连廊整体跨度89米,内外完全通透,使用者可以从这里俯瞰专业测试道。连廊内部基本呈纯白色,为保持它的纯净感,连廊上的浅灰结构柱用车漆工艺完成最终处理,表面非常细腻。
当你步入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店,在明亮的体验中心内向北望去,就能看见在文章开头提到的2万平米体验赛道。这一大片绿地像是北京外环的一片中央公园,疾驰而过的新能源汽车、跃跃欲试的人群、舒缓优美的绿草地,在道路两侧樱花树的映衬下,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其背后产品以及产品所代表理念的信心。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是一个集合中国最高端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体验、销售于一体的超级项目,也是工业建筑领域里一次成功的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