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驻京记者/刘长欣)当地时间11日报道,巴黎圣母院将于2024年12月8日重新对公众开放。另外,9月12日,“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该展特别展出四件来自巴黎圣母院的珍贵雕塑原件,这也是它们的中国“首秀”。

  作为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巴黎圣母院是法国首都最具历史与象征意义的建筑之一。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如拱廊承重、飞扶壁、尖顶与尖拱设计,彰显了哥特式建筑的魅力。

  作为献礼中法建交60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重点项目,本次展览从2019年巴黎圣母院的意外失火开始,回溯至1163年的遥远岁月。展览还借助雕塑模型,运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实体与数字技术融合,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盛宴。

  自13世纪至19世纪,巴黎圣母院拥有数百尊精美雕塑。本次展览特别展出的四件珍贵雕塑原件,分别是年代为13世纪早期的哥特式柱头和年代为19世纪的石像怪、滴水嘴兽、植物状头像。其中,著名的石像怪与滴水嘴兽为首次跨出国门。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研究馆员朱晓云回忆道,在给石像怪拆箱那一刻,“真的非常感动”。“你可以想象,它一直‘站’在巴黎圣母院上,长达几百年时间。如果没有那场大火,我们永远无法‘平视’它。所以,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朱晓云怅然道。

  本次展出的哥特式柱头,曾高居于中堂拱廊上方,风格融合叶形、钩形及莨苕叶纹等元素,灵感源自古希腊科林斯柱式,巴黎圣母院也因千余种柱头形态而更加独特。“这件文物是没有遭受火灾的,因为它在19世纪就被取下来了。”朱晓云对记者表示。

  巴黎圣母院在19世纪中期经历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当时建筑师维奥莱—勒—杜克对南侧山墙进行了全面重建。“或许因时间久远,或许因不适合当时审美,哥特式柱头被作为文物收藏起来了。”朱晓云提到,而在19世纪的那次重建,新增了石像怪等元素,“包括2019年那场大火被烧掉的尖顶,都是19世纪新建的”。

  “维奥莱—勒—杜克首先是画家,其次才是建筑师。他是充满想象力的建筑师。”朱晓云说,他受中世纪奇幻野兽寓言的启发,摆脱了修复中世纪古迹的条条框框,以52尊石像怪装饰塔楼,构建了生动的寓言动物图鉴。“每一尊石像怪长得都不一样,这凸显了法国人的创造力。”

  朱晓云认为:“巴黎圣母院之所以有魅力,在于它不是单一风格的建筑。一代代人都在不断添加自己的理解。”

  据悉,“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之后还将在香港展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