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中期,正在巴黎自己工作室创作雕塑的廖新学。(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1935年在巴黎的这拨年轻人后来都成了推动中国新美术发展的主力。前排左起为曾竹韶、廖新学;二排中为吕斯百;三排左起为滑田友、常书鸿、陈世文;四排中为王临乙。 (中国美术馆供图)
廖新学(1900—1958),云南富民县人。1919年,到昆明“如线年,油画《农民插秧》《渔家生活》《昆明大水灾》《昆明火药库爆炸》在云南省民众教育馆展出。1932年夏,在云南省政府资助下赴法国留学,出国前赴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学习素描8个月。1935年2月,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雕刻系,师从戈蒙教授。193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半身男雕像获1937年“春季沙龙”金质奖,半身女铜像获“世界博览会银质奖”。1946年,雕塑男立像《握铁饼者》获“秋季沙龙”金质奖。作品先后9次入选沙龙大展并荣获金、银、铜奖。1948年秋回国。先后担任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筹委会主任、省人民政府教育委员、省人大代表和昆明市人民政府委员。1951年起担任昆明师范学院教授,1953年主持创建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科(今云南艺术学院)。《苗族女孩》《彝族少女》入选1955年第二届全国美展。《廖新学油画辑》1957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廖新学作品集》2008年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他是云南边疆的一个牧童,却走向了世界。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上,廖新学是一位敢为天下先的云南人。
1900年,廖新学出生于富民县。出身贫寒、8岁时父母双亡的他带着自己双目失明的幼弟靠帮别人放牛才活下来。他自小酷爱绘画,更喜欢用泥土捏些小鸡、小牛、小马等小动物。1919年,经人介绍辗转来到昆明,在华山南路的“如真像馆”当学徒,随同样从富民走出来的画师李鸣鹤先生修习油画。满师之后,他在昆明开设“新学美林”画馆,一面为人画像,一面传授画技。包括刘华轩在内的一批云南老一辈著名画家是他的学生。1937年,他创作的4件巨幅油画《农民插秧》《渔家生活》《昆明大水灾》《昆明火药库爆炸》在云南省民众教育馆展出,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其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在昆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作为当时云南为数不多的几位油画家,廖新学被聘为云南省民众教育馆美术部负责人。1931年春,云南省主席龙云在昆明参观一个画展时,几位名宿耆老向他推荐了廖新学。
清末以来,云南官方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赴美国、欧洲和日本攻读军事、医学、矿业、冶炼、商业和教育,在艺术方面却是空白,因而有人建议省政府将廖新学和昆明音乐人雷曼天列入公费派遣名单,选送法国深造。1932年夏,廖新学在云南省政府资助下赴法国留学。出国前他赴南京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先生学习素描8个月,当时徐先生针对廖新学的特点,建议他到法国专修雕塑。抵法后,他先在让·布歇画室学习,并补习法文。1935年2月,考入享誉世界的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雕刻系,师从戈蒙教授学习雕塑,接受了严格的技法训练。他到法国的第一年,由于还没拿到公费名额,留学生活非常艰辛,经常住在地下室,有时每天只能吃一餐饭,冬天也舍不得生火取暖,但这一切都不能动摇他钻研艺术的决心。
1937年,廖新学以获得奖学金的优异成绩毕业,在巴黎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专做各类雕刻和雕塑,同时创作油画,偶尔也画些国画。他创作的半身男雕像荣获1937年“春季沙龙”金质奖,半身女铜像获“世界博览会银质奖”。这是自19世纪末中国人赴欧洲学习西画以来,雕塑作品在国际公认的沙龙大展上获得的最高荣誉(此前只有徐悲鸿、林风眠、颜文樑、潘玉良等少数几位中国画家的油画曾入选沙龙展,颜文樑的粉画《厨房》曾获得沙龙荣誉奖)。1946年,廖先生创作的雕塑男立像《握铁饼者》获得“秋季沙龙”金质奖。这次获金奖的亚洲人只有廖新学和他的同学滑田友(后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兼雕塑系主任)二人而已。当时著名的《巴黎竞报》高度评价了廖新学的雕塑,称他是“中国美术家中的奇才”。他的多件获奖作品为法国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斥巨资购藏;一件铜雕少年头像被法国邮政局用作1937年明信片的画面;他的作品先后9次入选沙龙大展并荣获金、银、铜奖……此时的廖新学在雕塑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并跻身于世界级著名雕塑家的行列。在巴黎,他经常与吕斯百、常书鸿、曾竹韶、王临乙、唐一禾、滑田友等留法同学切磋艺术,当时收入相对高的廖新学常常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朋友。在留法艺术家中,为人敦厚的廖新学是有口皆碑的。他利用闲暇时光,经常游历欧洲其他国家,参观了很多博物馆。他经常出奥尔良门,沿塞纳河到巴比松和枫丹白露去写生。他很喜欢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在小镇莫雷、里昂和阿尔勒,森林、田野、驿店、老街、河流……一派悠悠古风,简直就像是他那滇池畔的故乡。他常说自己不习惯于城市的喧闹生活,他喜欢大自然,喜欢一种淡泊的气质,这也正如他的油画一样,因为有着深沉的情愫才具有深邃的内涵。他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的油画和雕塑作品,尤其是他的人物雕塑,受到法国艺术界的推崇。
1946年11月12日至12月1日,在巴黎最有影响的两岛画廊艺术陈列馆举办的“廖新学画展”成功征服了精通艺术的法兰西人。紧接着,皮加尔广场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廖新学绘画展”,展出了他近百件油画和国画作品。当时法国的几大主要报刊都作了大篇幅报道——“在远离中国的(法国)蒙特玛尔市,CH·马松先生(法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将于4月3日荣幸地在他的皮加尔广场艺术博物馆首次展出画家廖新学的全部作品。色调柔和、构图生动、装饰性强,这一切都表现出画家极其娴熟的技艺和完美的表现手法,展览反映的花鸟、风景画面,使中国艺术在此间掀起一股热潮。这种富有生命力的、光彩夺目的艺术是对一个具有古老传统的民族的真实写照。”法国最重要的艺术杂志也高度评价,“廖新学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画家之一”。20世纪40年代中晚期,整个欧洲正在治疗二战带来的创伤,而在中国国内,全民奋起的抗战之火正炽,在这段东西方交流被阻断的岁月里,廖新学这位来自中国西南边疆——云南的画家,像一位“真正的民间文化大使”,在巴黎,在西方艺术的中心“着实地向世界宣扬了中国的艺术”。这是云南人在20世纪上半叶,对中西文化交流作的重大贡献,应该引起艺术史研究者的重视。
这年夏天,廖新学加入了“独立艺术家协会”,成为这个当时已有63年历史、会员中曾有塞尚、莫奈、毕加索等画家的著名艺术家团体里唯一的华人会员。这时他在法国已经整整15年了,按当时法国的移民法规定,凡住满5年即可申请入籍,像他这样成就卓著的大画家,法国政府自然是十分欢迎的,如常玉、潘玉良以及后来的熊秉明、赵无极、朱德群等都先后加入了法国籍。可廖新学最终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
1948年秋,离乡15年的廖新学下定了回国的决心。他首先将尺寸太大、不方便带回国的雕塑和油画寄放在房东宽敞的地下仓库,之前他约请了摄影师,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巨制拍成高清晰度的照片带回;小尺寸的代表作则全部打包由邮轮运至越南海防港,再装上滇越铁路的火车运往昆明。这位载誉归来的游子回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刚刚落成的昆明抗战胜利堂举办归国汇报展览,轰动全省,也深深影响了一大批艺术青年。当代知名画家姚钟华、张建中、郎森教授至今仍对廖先生的这次展览记忆深刻,认为展览对他们的艺术人生有非常大的影响。熊秉明、刘文清、袁晓岑、刘自鸣、姚钟华等画家在艺术上都得到了廖新学先生的亲切指点和教诲。
在得知廖新学归国的消息后,时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的徐悲鸿先生多次写信诚邀他到北平艺专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廖新学的同学滑田友、吴作人也多次写信,邀请他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55年,他的另一位老同学、归国后曾接替老师徐悲鸿先生担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的著名油画家吕斯百教授,更多次约请他到甘肃师范学院艺术系任教。而此时西南边疆的云南,新生的人民政权也开始重视文化艺术的建设,在省人民委员会的一再挽留下,廖新学留在了故乡。他先后担任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筹委会主任、省人民政府教育委员、省人大代表和昆明市人民政府委员。从1951年起他开始担任昆明师范学院教授,1953年主持创建了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科(今云南艺术学院),勤勤恳恳地为云南培养出了第一代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这些艺术人才后来成为云南文化界的中坚力量,而且遗惠至今。廖新学先生被公认为云南新美术的开拓者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辉煌的艺术成就和高尚质朴的人品,使他在云南知识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第一批加入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
在学生的印象中,廖新学教授是慈父也是严师。他天天坚持上课,指导初年级学生的素描、雕塑和油画课程。为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他不仅亲自编教程主讲东西方美术史,而且还特别增设了一门专业粉画课。他把自己从法国带回来的昂贵的粉画颜料无私地分给青年教师和学生使用,并带领学生就地取材研制粉画、油画材料。
真诚、厚道、质朴、乐于助人的性格,使廖新学先生成为云南美术界众望所归的领袖。同时,他也是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的筹建人。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在他的团结带动下,许敦谷、梁书农、周霖(纳西族)、刘华轩、袁晓岑、江一波、黄继龄、林聆、李智清(女)、陆宇飞、肖士英、高天涵、许章衡、关山月(满族)、梅肖青、江焕堂、朱明、谢长辛、刘傅辉、江芷庵等部队和地方画家不断深入生活,创作了一大批反映边疆各族人民新面貌的优秀作品。这一时期,廖新学先生创作的油画《金马坊》《滇池湖畔》《翠湖早春》《西山滇池》标志着他探索油画民族化的艺术风格的成熟。他用一种淡淡的却倾注了温馨的笔调去描绘他所熟悉的场景。他的国画《牧羊女的学习》《瓜果丰收》《饲家禽》等主要描绘了云南各民族兄弟的生活,笔墨工润雅致,与抗战期间画家庞薰琹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水彩写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廖新学先生在雕塑上的成就最高,他特别强调结构和造型的洗练以及高度概括。他汲取了布尔代勒、德斯比敖、罗丹、戈德蒙等西方经典主义雕塑的精髓,继承了中国汉唐石雕、砖刻和民间工艺的优良传统,作品线条流畅,气魄雄伟,既有一股超拔劲健的力度和动感,又不乏含蓄抒情的韵味。他十分注重雕塑的内在间架以及独有的建筑特性。创作时,他并不爱细工打磨,而是在泥塑层面留下雕刻和手塑的明显痕迹,因而别具一格,富有质感。他留在巴黎的《牧羊人》《少女头像》《戴头巾的女孩》《妇女坐像》《阿维尼翁女教师》等作品,堪称20世纪雕塑史上的重要作品。遗憾的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云南边疆雕塑材料奇缺,致使廖新学先生的雕塑、雕刻存世的不多,但也有《苗族女孩》《聂耳像》《打弹弓的小男孩》等一批人物小品雕塑问世,其中《苗族女孩》《彝族少女》入选1955年第二届全国美展。1957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廖新学油画辑》,其雕塑作品《苗族少女》《傣家小卜哨》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
从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先生于1950年7月7日和同学吴作人、萧淑芳夫妇于1955年7月29日致廖新学的两封书信中,可看出他们对廖先生的雕塑艺术是多么的认可。正如画家姚钟华教授所说:“廖先生的油画吸取了印象画派到新印象派的手法,也深受巴比松画派的影响,他的静物画富有张力。他出生于农村,他的写生有一种农民特有的健康、吉祥、鲜活、艳丽的审美情趣,深厚纯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的雕塑,有如此的功力和气魄,可谓大师手笔,在20世纪的国内艺坛是少见的。”确实,廖先生在雕塑艺术领域所达到的峰巅至今仍鲜有比肩者。廖新学先生是19世纪末中国学子赴欧洲学习美术,在雕塑领域成就卓著的艺术家之一。只可惜,我们对他的研究近几年才刚开始,对廖新学这位具有国际水准和声誉的艺术家的系统研究和弘扬是不应缺失的一环。
廖先生痴迷于艺术,终身未娶,担任教授虽然薪酬不低,但他的生活十分俭朴,对朋友、学生非常慷慨大度,经常在生活上给予资助。他一直供养着弟弟,并供养侄女廖英一直读到大学。他晚年在创作时经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他的学生陈琦、廖可夫、吴有诚回忆:“老师为了做雕塑,需要大量的湿布来层层裹住作品,以防泥胎干裂。那时物资供应紧张,没有布票,有钱也买不到布匹。老师只好把桌布、窗帘、床单和被套都用上,自己只能睡在通了洞的旧棉絮里,后来几个同学凑足布票为老师重新做了被套和床单,可不出一个月又被老师裹在泥塑上了。”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生活上缺乏照料,营养也跟不上,廖先生最终积劳成疾。1958年早春,他去滇池南岸的农村体验生活,在与农民一起下地干活期间突感身体不适,经医生诊断为肝硬化。他被送回昆明,入云南省人民医院仅10多天,病情就开始恶化,不幸于3月23日下午4时30分在昆明逝世,享年仅58岁。临终前,他交待学生:“……我死后,不要浪费,用火化,我的一切由组织处理。”
58岁正是一个艺术家厚积薄发、最能出成果的丰茂年华。廖新学先生不幸逝世的噩耗,令当时的整个中国美术界感到悲痛和惋惜。他的遗体火化后,骨灰被隆重地安放在昆明风景优美的西山森林公园,墓地与人民音乐家聂耳和青年作家张天虚的墓地相傍。墓碑由他的同学,后来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油画家吴作人精心书题。
廖新学先生逝世后,他留下的国画、油画、素描和雕塑作品及大量的个人资料、图片和多枚沙龙金、银、铜质奖章全部由云南省博物馆接收珍藏。据不完全统计,这批作品包括粉画187幅、油画216幅、水彩画23幅、国画337幅、素描120幅、图案设计107幅、雕塑36件以及大量的草稿速写等,总计超过1500件,这无疑是廖先生留给云南各族人民最值得珍视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令人欣慰的是,这批几乎被遗忘并尘封了几十年的国宝得到了时任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和姚钟华、马文斗、张永康、吕卫国、李忠翔、罗江、张臻等几位云南文化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在他们的努力和推动下,近半个世纪被置放在云南省博物馆库房的廖先生遗作得到了系统的整理,一些破损的油画和雕塑开始进行初步的修缮,汇集他代表作的《廖新学作品集》在先生逝世50周年之际的2008年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今天,我们也才得以怀着骄傲的心情欣赏廖新学这位蜚声世界的雕塑家和画家、人民的美术教育家、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云南各民族人民的杰出儿子用心血创作的文化瑰宝。
2019年5月8日,云南文化界人士在滇池畔的西山森林公园,为廖新学先生举行扫墓仪式。现场,昆明爱乐乐团四重奏乐队的中外艺术家演奏了廖先生生前喜爱的名曲《小河淌水》,向这位人民艺术家致敬。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我国著名画家范迪安教授和云南省文化旅游厅、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云南画院、云南美术馆分别向廖新学墓敬献了花篮。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留法美术家中的佼佼者,廖新学先生以及后来的刘文清、熊秉明、刘自鸣(女)等从云南远渡法国学习绘画的艺术家们,都为近现代中国美术的探索性发展和中国新美术教育体系的系统化构建,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感谢云南画院姚钟华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余丁教授、云南画院罗江教授,著名文博专家马文斗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张永康研究员提供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