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正值周末,在冬日暖阳照耀下,络绎不绝的市民涌进全新的北湖公园观景。湖水碧波荡漾,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市民们纷纷点赞。作为顺庆区10件大事之一的北湖公园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顺庆区在坚持打造精致园林的同时,注重留住记忆、留住文化。
一走进北湖公园,只见石桥、亭台楼阁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园中,一座座川派古典风格的水榭映入眼帘,建筑顶部屋角向上翘伸,形如飞鸟展翅,既让建筑有了灵动感,又令人赏心悦目。放眼望去,一段段曲廊、一组组雕刻精美不已,既有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等建筑,还有奇趣景观石点缀其间。“进入新北湖公园,让人有逛苏州园林之感。”一些市民感叹道。
实施北湖公园综合提升改造工程,无论是顺庆区委、区政府,还是施工方,均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把工艺做到极致,同时注重留住记忆和文化。如对园内一些建筑、亭台楼阁进行修复时,全部为榫卯、穿斗结构,不用一颗钉子,并注重对木料进行防虫、防腐、防变形等处理。
顺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北湖公园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公园面积从以前的250余亩增加到3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增加了8000余平方米、陆地面积增加了1万余平方米。在留住记忆方面,公园内水天一色、鸡鸣楼、嘉湖书院等建筑都保留了下来,公园内的名木古树也都予以保留,莲花童子景观也原汁原味地再现。以前湖上桥梁两边的汉白玉栏杆也重新利用。一些亭子在进行维修时,坚持修旧如旧,如对公园内的生肖桥进行维修时降低了坡度,以方便市民行走。以前的桥栏杆已出现风化现象,此次更换为花岗石,但是桥栏杆上雕刻的十二生肖,其形态、大小、位置等,都和以前一模一样。又如月桥、五角亭、流云亭等,尽管进行了维修,但是维修后和以前也是一模一样。
在留住记忆的同时,北湖公园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工程还注重创新,如新建了姊妹亭,游客可以在此静静赏景;新建了九思桥,和目前的九孔桥遥相呼应,两座桥梁大小、形状、结构完全一致。同时对水天一色和鸡鸣楼两座楼的部分细节进行了改造,将以前商家封闭的廊道打开,将水泥混凝土拆除,用木材代替,以增加建筑的厚重感、古朴感和历史底蕴。在嘉湖书院附近新增了读书廊,和嘉湖书院形成呼应,廓内设置坐凳,市民们逛公园累了,可以在此看书休闲,打造书香园林。
此次对北湖公园进行综合提升改造时,还在公园内新增了文化景观墙,再现北湖公园曾经的风光。青居苑、莲花童子、菊花石、游船记忆等雕塑通过艺术手法重现,既有历史痕迹的表达,又赋予了雕塑新的生命。
“北湖公园综合提升改造工程的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尊重公园本身的历史文化,充分考虑各层级市民的需求,大幅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将北湖公园打造成为精品园林。”北湖公园综合提升改造工程设计师、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院院长向斌告诉记者,城市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居民和旅游者,因而,以人为本,是城市公园建造的起点和根本准则。
“同时,城市中的历史遗迹、空间格式、建筑面貌等传承着城市文明,表现着城市地域特征,因此在城市公园的改造中,要严格保护历史遗迹,尽量坚持城市原有肌理和格式,妥善保存和发扬具有传统地域面貌的建筑。”向斌说,北湖公园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就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看了才知道,北湖最早叫鱼池,后来才叫北湖。”连日来,不少市民在北湖公园观景休憩时,发现园内一道文化墙生动地再现了北湖公园的历史文化,以及公园先后进行了五次改扩建过程。
如何让市民了解北湖公园的历史?在此次综合提升改造中,还专门设置了一道文化墙,展示了北湖公园深厚的历史底蕴,如全面介绍了北湖公园名称由来:汉称“鱼池”,明改“北湖”,后又因南充县人种重瓣莲于湖中,又名“莲花池”无论是“鱼池”,还是“北湖”,抑或是“莲花池”,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段美丽的故事。1920年,辟建为莲池公园,成为南充第三公园。新中国成立后,北湖公园先后经历了五次改扩建,分别是1951年、1958年、1985年、2002年、2019年。
不仅如此,市民走在北湖公园里,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如文化路入口处的广场上,可以看到地面有一块块铜雕,上面雕刻着果山秋色、曲水晴波、朱凤朝霞、金泉夜月、白塔晨钟、青居烟树等“南充八景”,栩栩如生,无不令游客竖起大拇指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