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北京恒信腾达雕塑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邵阳企业商会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张中新应邀参加第19届《中国管理五环峰会》,并发表题为“艺术雕塑地标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演讲。

  张中新总经理介绍:北京恒信腾达雕塑艺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已经有18年的发展历史,已完成上百个艺术雕塑项目,是我国大型景观艺术雕塑公司之一。我们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了艺术雕塑的设计、制作、安装及维护等全产业链运营服务。

  在过去近20年的艺术雕塑地标事业经营过程中,张中新总经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会,分别是:地标文化、工匠精神、合作创新。

  (一)地标文化:本着地标文化思维,我们致力于把每一项作品,都努力制作成为一个艺术地标雕塑精品。我们的艺术雕塑主要包括城市雕塑、广场雕塑、校园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雕塑,宗教雕塑、园林景观雕塑、浮雕、工艺品及假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我们设计和制作了众多的优质地标雕塑项目。其中包括:北京冬奥会的《奥运五环》标志以及残奥会《三色带》标志,是19米大型不锈钢雕塑,坐落于国家体育中心。苏州昆山杜克大学不锈钢镜面塔雕塑,总高28米;杭州万科地标项目良渚《未来之光众妙之门》雕塑,该雕塑作品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天津中新友好公园《鱼尾狮》已经成为代表中国和新加坡友好建交十五周年的历史见证标识雕塑。我们的作品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从市政园林到文化广场,从博物馆到校园等不同场所,恒信腾达的雕塑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我们正在用一个又一个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雕塑作品记录着一个个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二)工匠精神:北京恒信腾达雕塑艺术有限公司拥有上万平米的自有厂房。我们的雕塑具有高、精、尖、制作技术和一流的设计水平,在金属材料铝合金、不锈钢、钛金等加工制作方面,有着专业独特的技术。我们工厂拥有专业金属加工制作10年以上经验的工人多名,自主掌握刻雕、锻、镀、漏、垂叠、鎏金、着色、做旧、氧化、封闭等各种工艺以及上百种基础着色技术,可以制作各种材料的雕塑。如:不锈钢、锻铜、铸铜、玻璃钢、各种石材、综合材料,GRC构件、GRG构件、水泥、石膏等。我们在金属铸造、金属锻造、金属蚀刻等诸多工艺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势,创造出无数巧夺天工的雕塑艺术精品。每一件雕塑作品,我们都认真对待,每一处细节我们都仔细打磨,直到雕塑作品完美体现出设计师的创作创意,同时也体现出我们的工匠精神。

  (三)合作创新:我们公司实力雄厚,设备齐全,制作场地宽敞,雕塑人才济济,创作团队主要由出自中央美院和清华美院的专业雕塑家组成。每一项艺术作品的成功问世,不仅仅靠我们自身的才华和努力,更是靠与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

  过去近20年,我们一直秉承着合作创新精神,跟政府城市规划部门、文旅部门、私人企业及赞助商、慈善机构及文化基金等部门开展广泛交流和协同创新。在合作创新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做艺术雕塑不仅仅是一个生意,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展望未来十五年,我们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艺术雕塑事业,也正在遇到多重挑战,当然,我们也看到了更多机遇。比如:

  (一)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我们做艺术雕塑,一方面靠各种雕塑材料自身的材料特性,一方面靠我们雕塑家高超的技艺、丰富的经验。如今,新材料和新技术发展迅猛,比如3D打印技术,为我们雕塑家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需要我们的艺术家们不断地学习和适应。可以预见,未来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程度会更加深厚。

  (二)投资与回报的融合:制作雕塑通常需要大量资金,特别是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不光设计制作安装成本高昂,而且长期保存和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种投资和回报之间关系很难用数据衡量。2020年,随着疫情到来,全国各地政府、相关机构节俭开支,艺术雕塑作为非民生保障用品,投资受到很大影响,而艺术雕塑本身也因其艺术特性,市场需求并非旺盛。近两年,随着我国文旅产业复苏,特别是今年开始大量外国游客涌入中国,全国各地各大城市、景点,都希望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投资城市地标艺术作品。如今艺术雕塑的投资回报比以前更显显特色,这为今后艺术雕塑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长期利好的机遇。

  (三)国内与国际的融合: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在推进内循环和外循环互动发展。全球竞争本地化,本地竞争全球化,将是未来长期的挑战。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现代和当代雕塑作品有时难以被公众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艺术家需要在创作和公众接受之间找到平衡。如今,我们的艺术家在创作时,还需要考虑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以及交互创新的需求。好在,我们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有10多年的成功经验,我们与世界各国互相了解越来越深入,这将给我们未来的创作提供更丰富的题材,更创新的视角。

  展望未来20年,我们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布局。我们规划在艺术雕塑地标事业领域,推进文化战略、科技战略、以及生态战略三大战略。

  (一)文化战略:我们认为,未来的艺术雕塑事业,文化属性将不断增强。首先,要融入本土文化、本地文化。我们要深入挖掘和更有创意地展示本地文化和历史特色,也将在调研中,更多地邀请当地公众参与设计,增强本地人自身的文化参与感和文化认同感。当然,客观上,也是帮助当地群众提高凝聚力和归属感。其次,要融入全球文化元素。特别是文旅城市,可以促进跨城市、跨国际的文化交流和理解。用地标雕塑,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打造全国、全球文化互动的微平台。再次,要融入更多教育、文旅功能。把地标雕塑设计为教育工具,帮助公众了解科学、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把地标雕塑作为旅游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全球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把雕塑设计成城市品牌的标志代言人,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形象,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吸引旅游、投资和人才。最后,要增强群众的互动性。艺术雕塑设计,不仅要从观赏层面考虑,还要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体验,设计可以触摸、攀爬或参与的雕塑,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让地标雕塑不仅是视觉艺术的展示,还能在互动中,激发公众对艺术、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二)科技战略:首先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创新应用。未来,我们的雕塑地标将越来越多地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如不锈钢、玻璃纤维、3D打印等,以实现更加复杂和创新的设计。其次,数字技术的全面应用。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我们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如:设计(CAD)、3D建模和3D打印技术来创建更加复杂和创新的雕塑作品。其次,互动技术的互动设计。未来,我们将引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用于雕塑的设计和展示,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我们的艺术作品。最后,动态雕塑的设计。下一步,我们计划考虑利用机械装置、风能或水力等自然元素,创造出动态变化的雕塑作品,增加观赏性和互动性。甚至,一些雕塑地标被设计为临时性装置,能够灵活地在不同地点展示,增加艺术作品的地区流动性和观众覆盖面。比如:我们制作的《丝路金桥》已经巡展了十多个国家,地域城市,现在正在广州展示。

  (三)生态战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出、双碳战略的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持续推进,我们也将开发设计出我们的生态化理念和生态类作品。首先,增强生态设计思维。我们的地标雕塑的设计,将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传播生态保护的理念。我们在研究采用可再生或环保材料,如回收金属、竹子和生物塑料,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其次,增强智能材料的使用。使用具有自修复、变色或响应环境变化的智能材料,使雕塑作品更具动态性和互动性,展示出更有生态、生命活力的特性。还有,增强绿色能源的引入。我们规划在一些地标雕塑设计中,融入太阳能板或风力涡轮等可再生能源装置,保障雕塑实现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最后,深化艺术与科学结合。我们将推动我们的艺术家与科学家、工程师深度合作,推动建筑、景观设计、环境科学、数字科学、生命科学等多元学科融合,形成综合性的艺术创作,探索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推动雕塑艺术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