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生态安全缓冲区作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项环境治理政策创新,是指生态空间中具有消纳、降解和净化环境污染,抵御、缓解和降低生态影响的过渡地带,具有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稳定生态等功能。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尾水质量低、农业污染大、城市环境差等生态问题,大力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生物多样性水平,为环境“减负”,为生态“增容”,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生态安全缓冲区通过有效利用沟渠、池塘、湿地等区域生态环境资源,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削减污染负荷,对扩大生态环境容量,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禀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为流域减污,为水源增质。通过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恢复水生态系统,提高水环境容量。一是降低主要流域入江口处水源污染物浓度,提升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在各流域交汇口建设缓冲区,能够实现对小流域汇集的面源污染实施生态拦截与净化,削减入河污染负荷,增加河水入湖前的滞留时间,提升流域整体水质。二是缓解河湖生态空间被挤压的困局,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生态空间在一定程度受到挤压,林地、湖滨岸线被果业开发、围湖造田、围垦养殖等挤占。加之大型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直接与城乡空间接壤,缓冲带建设较为滞后。因此,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不仅能够优化修复国土空间,而且还能加强景观功能,提升自然环境水平。

  为企业减压,为“双碳”增速。通过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减少企业在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成本压力,增加人工湿地面积,优化“绿碳”供给。一是减轻企业技术减排压力,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当前形势下,随着减排工作不断推进,企业技术减排空间被持续压缩,减排成本不断增高。通过在工业园区附近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打造人工湿地,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削减污染负荷,能使企业工业废水处理成本降低50%—60%,充分缓解企业“减排”资金压力。二是强化生态固碳与降碳能力,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生态安全缓冲区内栽种的多种植物、藻类和细菌,能够有效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加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扩大“绿碳”面积,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为碧水减损,为净土增肥。通过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修复、净化已经被污染的山、水、林、田、土,构建人工和自然双重生态屏障。一是将尾水再次净化,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2023年全国城市生活污水平均集中收集率为73.63%,个别城市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到一半,大量生活污水与雨水混流进入河流,影响水质。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不仅能够将尾水再次净化,而且还对激素、抗生素、化妆品残留物等新兴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净化能力。二是修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改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我国矿产资源采掘面大、历史悠久,但长期“重开采、轻修复”,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历史欠账多。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历史遗留矿山35万处,其中已治理恢复的仅占30%,矿山生态修复任务艰巨。在矿区周围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利用植物修复技术使矿山复绿,不仅耗费小、不另外产生污染物,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以及活性,修复土壤受损的团粒结构,恢复矿山景观。

  积极打造生态安全缓冲区,需着力建设生态涵养型、生态净化型、生态修复型、生态保护型缓冲区,构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修复区,促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动矿山复绿、土壤复“肥”,实现“减排”“增汇”双管齐下。

  着力建设涵养型生态安全缓冲区,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区。涵养型生态安全缓冲区,是通过采用生态河道、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等技术,打造“人工+自然”双重生态系统,能够涵养水林、修复被破坏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一是努力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在主要流域出入口积极修筑生态岸线、建设浅滩湿地、打造河湖生态缓冲带,增加河水入湖入江前的滞留时间,净化径流污染物。二是大力开展河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在重要河湖与农田、养殖区等区域直接相连处通过退渔(田)还湿、种植耐污植物、建立生态缓冲带,防止农药化肥面源污染直排入湖,打造生态廊道,优化生态空间。三是大力增强森林水源涵养能力。以森林及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要目标,通过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来加强山区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增强森林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着力建设净化型生态安全缓冲区,促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净化型生态安全缓冲区,是通过合理选择生态塘、表流湿地、生态滤床、沉水植物等生态净化技术,净化被污染的山、水、林、田、土。一是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边缘,积极建设自然湿地或净化人工湿地,对达标处理后的排放尾水选择合适的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等进行生态降解削减,减轻氮、磷等污染物对河流湖泊水体的冲击,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缓冲区全覆盖。二是在国家级工业园区周围合理利用空地、废地建设缓冲区,选取既有较强吸附能力又美观的本地植物进行种植栽培,积极建设城市花园、公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三是在有色、钢铁、石化、建材等重工业行业选择一批代表企业开展缓冲区项目建设试点,以企业绿色转型需要为导向,以多种生态修复技术为手段,因“产”制宜打造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缓冲区,实现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着力建设修复型生态安全缓冲区,推动矿山复绿、土壤复“肥”。修复型生态安全缓冲区,是通过开展受污染土壤和水体的治理修复,降低污染负荷、实现区块生态安全缓冲功能。一是大力推进矿山修复治理。在矿产丰富区域开展污染区块土壤修复与废弃矿山复绿工作。对区域污染状况以及污染源的分布和特点进行详细调查,建立修复型生态安全缓冲区,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酸化和肥力流失等问题。二是大力开展污染水源修复。在矿区周边水源上下游以及重金属加工城市周围建立修复型生态安全缓冲区,以重污染工业城市水环境治理为重点,开展水体的治理修复工程,采用水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提高城市蓝绿空间占比,构建城区畅通干净河流水网。

  着力建设保护型生态安全缓冲区,实现“减排”“增汇”双管齐下。保护型生态安全缓冲区,是通过划出一定的生态保护范围建设生态隔离带,维护生态平衡。一是充分发挥生态安全缓冲区碳中和功能。选取森林保护区、城郊接合部等外围边缘地区,按照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遵循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原则,因地制宜建立生态安全缓冲区,注重优化修复区块生态系统结构,强化生态固碳与降碳能力。二是创新分级管理模式。将生态安全缓冲区与动植物保护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等有机结合,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要目标,注重栖息地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修复,重点对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通生态廊道,营造良好的生物栖息环境。

  加强统筹规划和风险防范,保障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有序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在工程进度、建设措施和技术、绿色低碳导向等方面需统筹规划。一是将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与各地正在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及项目衔接,降低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成本。二是在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优先选择适宜本地的修复措施和技术,原则上使用本地物种,不使用未经引种试验或经引种试验有生态风险的外来物种,且避免使用大规模单一物种。三是在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优先采用节能低碳技术装备和工艺以减少碳排放,尽量减少在建设过程中带来的大气、水、固体、噪声等污染。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