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砥砺,春华秋实。最美丽的风景,总在逐梦的征途上;最甘甜的果实,永远属于执着的耕耘者。18载寒暑交替,18年雨雪风霜,他念念不忘慈善,也让人念念不忘……
王文汉,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如同一盏明灯,寒夜中温暖心灵,也恰如一缕清风,轻柔地拂过受伤的灵魂。这位服务人民半世纪、钟爱慈善18载的古稀老人,迎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在1952年出生在会宁这片红色的热土,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迈向而立、挺膺担当。他始终与祖国同甘共苦,与人民同心同向,与时代同频共振。在爱心铸就的人间大道上播撒一路“芬芳”,倾泻暖阳光照!
丝路通衢、古道名城,会师之城。是会宁闪耀夺目的名片。这是一方氤氲着红色基因的厚重热土,三军会师的印记烙刻在这里的山山水水,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会师精神,激励着每一位会师儿女赓续前行,踔厉奋发。
回首来路,才知道走出多远;坚守初心,方懂得使命在肩。一代又一代会师儿女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而王文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成长于一个红色家庭,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期间,父母用花椒水和煮沸冷却的童尿给红军伤员清洗伤口,每天为红军总司令部和直属机关送饭送馍,风雨无阻,深得红军赞赏。叔父王倦1936年加入红一方面军,1945年在冀中平原为国捐躯,光荣牺牲,1952年主席为其签发“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2007年,时任中共中央来会宁视察时,还专门接见了王氏后代。
红心向党,心怀感恩。正是带着对这段红色历史的热爱,他们把那份赤忱的红色熔铸进会师大地的山山水水,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在红色基因与良好家教的烙印下,王文汉坚持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工作历程中,他敬业奉献、任劳任怨,修田造林打水窖、建桥补路筑塘坝,以身作则挑重担。退休后,他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对他来说具有情怀的慈善之路、公益之路,18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奔走在公益路上不停歇,积极参与救灾捐赠、扶危济困,弘扬了助人为乐,助弱济困的良好道德风尚。红色遗存像一把钥匙,开启了王文汉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
“慈善是航行于苦海里的一叶扁舟,是闪烁于寒夜中的一烛光火,看似式微,却能带给人们光明和希望”。这是王文汉老人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关于奉献和慈善的诸多写照都能在这里被溯源并获得新生的力量。
一份爱心添快乐,百般善事播慈泽。2007年,会宁县慈善协会成立。组织上推选当时任县政协副主席的王文汉担任慈善协会常务副会长,去年3月从会宁县慈善会常务副会长岗位退出,实现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退休”。担任慈善协会常务副会长的10多年来,他把一腔热忱投入到全县慈善事业当中,会宁慈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不乏王文汉付出的心血。
做过太多的慈善,有些记忆已模糊,但是一些感动的画面,他一直记忆犹新。18年来,王文汉不遗余力奔走在慈善一线,广结善缘,广募善款。在各级慈善会的支持及会宁慈善会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各种渠道募捐到善款善物价值1.0127亿元,其中现金4454万元,善物价值5673万元。还开展了贫困学生、教师资助、改善办学条件等教育救助,筹措善款达2477万元,救助二本以上特困大学生1.01万人……
通过送援助进灾区、送温暖进农户、送慰问进村社、送健康进家庭、送图书进校园……会宁慈善项目覆盖全县各乡镇和村(社区),受益群众达3.6万人次。自2010开始,联系国际慈善医疗团队全覆盖深入28个乡镇3轮次,为群众诊疗服务,就诊者达2.78万人次,免费为白内障、囊肿、疝气、唇房裂等患者进行手术1065例,手术费用及发放药品折合资金达2800多万元。
菩提之心润桑梓,慈行善举惠千秋。长年奔波操劳在慈善一线次手术,但他不为病痛所困,不为名利所扰,为筹措善款“拉下面子”,风吹日晒、不畏艰难。王文汉曾荣获全市“身边好人”“全省五好老人”“全省关心下一代优秀个人”、甘肃省慈善会先进个人、2019-2020全国慈善会“优秀慈善工作者”等称号。
滴水之恩万心暖,寸草之心三春晖。王文汉老人历经70多年岁月磨炼,慈善之心永不老。他几十年的工作生涯,是奋斗的诠释,是奉献的注脚,也是慈善的赞歌。他爱家乡的万家灯火,也在会宁这座红色之城付出爱和善,过去与未来,他一直在续写慈善的故事。
一颗公益心,一生向暖行。2006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七十周年大庆,时任会宁县政协副主席的王文汉,被任命为省内筹资组组长,他四处奔波,为红色遗址建设筹措资金。他出入机关单位、厂矿企业近200家,联系接触民营企业老总100多人,行程2万公里,先后筹资近780万元,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广场中央建造的《地球上的红飘带》雕塑就是王文汉亲自拿着设计图纸,多方奔走,筹资兴建的,成为一座经典的标志性雕塑,受到国内外游客的称赞。
2016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一套一枚,面值80分,该片选用甘肃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地球上的红飘带》雕塑作为邮资主图。在筹资过程中,王文汉慷慨地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1949至1953年版的1分、2分、3分、4分面值4个整版的400张邮票,作为感谢捐资者的纪念品赠送给了客人。王文汉老人说,这些都是靠着锲而不舍的精神,靠着对红军的深情厚谊,靠着对建设好红色遗址的强烈愿望实现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王文汉老人没有因为退休而不问世事,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慈善公益事业中。如今,70多岁的王文汉依旧用他那不朽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在公益的田野上默默耕耘,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奉献篇章。
一路芬芳,一路耕耘。他奔走四方,以满腔热情、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敬业精神,让一个个不平凡的事迹,汇聚成一个爱心音符。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王文汉老人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与希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与温暖。他的故事,也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在公益的道路上,凝聚微光,温暖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