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永和九年(353年),这一年的农历三月三,王羲之同好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当时的东晋军政高官相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众人汇聚于此,行“修禊”类似于祭祀的活动。在会上,众人借着酒性作诗娱乐,王羲之便作了篇《兰亭集序》为众人诗作的序。《兰亭集序》是一篇骈文,不过王羲之所作之文不像两晋时期那些华而不实,只是一味讲究华丽辞藻的骈文。文章通过爽朗简洁的语言,记叙了当时聚会的盛况和王羲之一时的感慨之情。文章分为三段,首段先指出了聚会的时间、地点以及缘由《兰亭集序》除了文章内容的清爽干净,韵味深长,整篇序更是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笔法刚柔相济,点画之间无不简洁凝练。所以喜爱书法的唐太宗对《兰亭集序》是爱不释手。《兰亭集序》除了文章内容的清爽干净,韵味深长,整篇序更是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笔法刚柔相济,点画之间无不简洁凝练。所以喜爱书法的唐太宗对《兰亭集序》是爱不释手。,之后介绍了聚会人数之多,年龄之广。紧接着描写了兰亭周边的优美环境,远处的高山幽林,近处的曲水流觞。然后道出众人在美景的刺激下,竞相作诗。
第二段则是王羲之感慨人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因为上文的“乐”,让王羲之对人生这种无常深有思虑。以“晤言一室之内”和“放浪形骸之外”两种形式来表现同一种“老之将至”的无奈洗心情。最后一段王羲之道明了作序的原因,发出古今以及将来之人的兴叹之声。王羲之没有像古人那样表现出对生死的消极态度,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入世,绵绵的情思令人回味无穷。《兰亭集序》除了文章内容的清爽干净,韵味深长,整篇序更是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笔法刚柔相济,点画之间无不简洁凝练。所以喜爱书法的唐太宗对《兰亭集序》是爱不释手。,从而形成了王羲之独有的王羲之书法。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历朝以来的书法家均对王羲之书法心悦诚服,也是因此,王羲之有了“书圣”的美誉。
由“书圣”王羲之所写的书法更是可遇不可求,更何况王羲之的真迹早就在这个世上不存在了,有的之后唐代的那些精摹本,光是这些精摹本,就已经价值不菲了。在2010年11月20日的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王羲之的一幅41字的《平安帖》便已经拍出了3.08亿的价格,而且只是《平安帖》的上半部分,并不是完整的《平安帖》。这还不是王羲之的真迹,可想而知王羲之的真迹价格更是不菲了。然而因为王羲之真迹的缺失,王羲之书法值多少钱根本就无法估量,倘若还存有王羲之的真迹,相比即使出价再高,也未必会有人愿意出售。
而王羲之书法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有着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一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有人说光是这《兰亭序》中的一个字,便已经售价8200万亿人民币了,可见王羲之《兰亭序》的价值不菲。王羲之少时师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烁卫夫人。卫夫人就给学习书法的 小王羲之讲了当年东汉张芝练字的故事,说他为了练好字,整天在家门口的池塘边蘸水研磨,时间久了池塘都成了墨黑色。不过张芝的草书写的极为灵动,人们也称他为“书圣”。王羲之听了,也模仿张芝的行径,在池塘边洗涤自己的毛笔,到了后来他所留下的墨池比当年张芝的还要多。
因为王羲之练字的时候极为专注,所以他的笔力也是雄劲有力。据说王羲之随同皇帝祭祀的时候,皇帝要他在木板上写下祝词,再交由木工削刻出来。令木工没想到的是,他将木板削到原来的三分,王羲之的字才见底。时人无不惊叹于王羲之笔力的深刻有力。王羲之专研书法并不自满,他在卫夫人那里就深知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于是王羲之遍访名山大川,观摩了四处的碑刻和古迹。他先是欣赏诸多大家的名作,然后从中汲取了他们的长处,在经由自己的消化融合成有别于他人的书法风格。世人都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的语言形容王羲之书法,翩若惊鸿,婉若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