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上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学科前沿性专题讲座系列——“园林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专题讲座第一期成功举办。
本期讲座的主讲专家是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长聘教授、副院长车生泉教授。车教授长期致力于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与可持续评估、可持续生态设计等领域的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本期,车教授围绕“从生态哲学到生态技术——可持续景观中的植物设计”为园林学院的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
本次讲座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董丽教授主持。因疫情防控原因,讲座全程为线上进行。
车生泉教授围绕“从生态哲学到生态技术——可持续景观中的植物设计”,以长期教学、科研、实践为基础,以生态设计、生态美学、生态系统3个关键词为引导,向大家讲解生态设计的概念与内容、对生态美学的理解与思考、生态设计中生态系统的基本问题三个部分的内容,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生态设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也称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态模型。对于风景园林学,生态设计强调和生态过程相协调。因此,充分理解什么是生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设计对生态过程影响最小化,是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核心问题。
生态设计,一端是生态哲学、生态社会、生态文化与生态经济,这是生态与社会关系层面的内容,其本质仍是人的设计,为人服务,强调人和自然在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另一端是生态科学、生态技术、生态工程与生态治理,对于风景园林学而言,学会综合利用现有技术实现生态设计的目标非常重要。
从运用场景来看,大到区域尺度的空间规划,小到庭院空间的设计,都是生态设计的对象。如何运用植物更好地营造室内室外空间,实现低碳可持续景观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生态美学的思考离不开人的价值观问题。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自然与人是相互博弈的关系。车生泉教授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讲解了传统审美到生态审美的发展历程,并结合20世纪以来国内外环境美学学者的经典学说,进一步阐释了生态美学的发展与研究。
总的来说,生态美学是人类价值观的问题,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欣赏是生态美学价值观的出发点,审美过程强调公众的参与度,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整体审美感知,强调美的复杂性、多样性与新奇性。如何理解城市中人文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区分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如何提高公众对生态美学的接受度,构建城市中的自然?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生态设计离不开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如何把生态系统理论知识融入设计实践中,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关键问题。车教授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角度,阐述生态过程及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强调在设计中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重要性,并围绕城市生态系统提出了两个问题:
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城市生态系统的本质问题在于生态过程被打断。人类活动造成的资源过度消耗与代谢产物积累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范围,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动态平衡。如何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控制生态风险,构建一个社会-经济-生态模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车教授强调,源头减量、过程控制与末端修复是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的三个重要环节,实现三者的有机联动是生态导向下风景园林设计的关键点。
此外,车教授阐述了不同类型的生态演替过程以及相关的演替理论学说,强调地区顶级或亚顶级群落类型的重要性,阐释了生态位理论与不同生境类型在生态设计中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城市绿地植被类型与演替理论的关系。
最后,车教授结合实际案例,对讲座的内容进一步梳理,讲解生态设计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听完车教授的精彩讲座,同学们深受启发,围绕生态设计从不同角度积极思考,提出了许多问题。在董丽教授的主持下,车教授与现场同学们展开了活跃的师生对谈。
同学:生态设计的定义是:“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对于“尽量”和“最小”是否有衡量的尺度和客观的标准?
车生泉教授:任何设计都有一个设计任务,具有明确的目标,比如对于居住建筑,安全性与较长的使用寿命等是其设计目标,这些目标在现有的科技支撑下进行。“最小的干扰设计”是在达到其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生态设计的价值观和社会服务的设计目标之间的平衡,这可以通过经济社会目标来评估。但“最小”是相对的,是基于现有的理论与方法的“最小”。
同学: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植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有所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这种动态变化考虑进生态设计的过程中?让现在设计的景观能够持续地留存并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车生泉教授:这就是刚刚提到的气候适应型设计的问题,2017年国家提出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气候变化是一个百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造成海平面上升、植被类型变化等。其一,从长期上看,气温上升引起的常绿植物的北移是一个必然趋势;其二,短期的剧烈变化会造成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如虫害问题、乡土植物对原有生境的不适应性;其三,空间区域的变化,如降水量的分布。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近年发布的降雨模型报告,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受到雨量增加、气温变化的影响比南部地区更大,未来华北、西北地区的降雨变化将更为显著,敏感植被类型的变化更明显。如何进行气候适应型植物景观的营造是一个需要人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同学:在园林中为了提升生物多样性常常会用到本杰士堆一类的设施,但它的景观效果与接受度似乎不尽如人意。请问您如何评价本杰士堆、昆虫旅馆这类设施?它们究竟是否能提升园林内生物多样性,是否有定量的评价标准?
车生泉教授:从专业的角度上看,这种生物多样性支持型设施应大力提倡。首先,中国城市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破坏极大,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城市生态的修复与生物多样性的构建更为急迫;其次,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这是我们的文化基础。与被人们所喜爱的简明优美的景观不同,由于生态景观的复杂性,目前仍存在市民、游客对这类景观设施的接受度不高的问题。这需要我们通过公众教育与价值引导,提高公众参与度,让公众了解到生态景观对居民健康、环境优化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生态景观的普及性与接纳度需要依靠对公众的文化教育与生态启蒙,让公众意识到其重要性。
讲座最后,董丽教授感谢车生泉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知识丰厚的讲座,从理论本质-技术方法-实践应用层面,全方位讲解生态设计,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同时,董丽教授也鼓励同学在加强对车老师报告相关内容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人居生态环境中人和自然关系的深入理解,并思考在这一视角下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