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行业作为一个典型的服务型行业,成本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话语权,任何上下游的涨价信号,都会快速传递到装修报价上,甚至被放大。

  在不得不上涨的工资、节节攀升的人工费、络绎不绝的材料涨价噩耗、趁火打劫的营销成本上涨、貌似例行公事的房租涨价……面前,装饰公司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水涨船高,通过提价避免损失!而装修客户却成了装修价格上涨的最终的“接盘侠”特别是每年年底的时候说到涨价很多客户都不以为然。

  很多装修业主,要不是没有意识到装修价格上涨之快,要不就是以:没有时间考虑、还需要再想想、再到处看看、钱不够、不着急入住等理由,而选择了将装修延后、甚至无限期延后!

  其结果就像因各种原因、理由迟迟不买房一样,开始的时候付全款还差一点,最后变成了付首付还差一点!

  装修也同样,就拿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以现在一般装修档次花费15万(含基装、材料)、装修每年价格上涨10-15%(最近5年的装修价格年复合增长率)算:

  延迟一年装修,多花1.5-2.25万,核算成每天多花:41-61元,加上物业(没有入住,但物业费得交呀)和房子折旧(就算是房价涨了,但房子使用年限缩短了),每天损失在50-100元,相当于每个月挣的1500-3000元工资,白挣了!

  如果在考虑装修后,即使不入住,也可以租出去,带15万装修的100㎡的房子,每月租金就算是在一般的城市,也有1500-2000元,加上前面的损失,就是每月3000-5000元,相当于一个人一个月工资白挣了!

  大多数年底交房的现房业主在想:“马上过年了,现在装修又住不进去,还不如等年后。”期房业主在想:“反正房子要等年后才到手,年前急什么,年后再说吧。”其实这些都是业主们对装修这事不了解,所以产生的错误的概念。

  其实装修不仅仅说直接施工,它还包括了设计,所以两个的步骤要分开来谈论,年关将至,为什么要年前定设计年后再装修。

  基本整个市场情况,至少都会有5%的增涨幅度。虽然5%按小数目来说不多,但是按总价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年后再考虑是一个会吃亏的选择。

  但是说实话,一年到头所有的优惠活动力度最大的就属于年尾的活动了。到了年尾,每家公司都要稳住客户冲刺产值,材料商为了清空库存回笼资金,所以会用最大的优惠力度和最好的服务质量来为客户服务。

  说到这,你此时应该是在担心说:别人装饰公司会有这么傻吗?会这么便宜你吗?确实,没有那么傻的经营者,每个公司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但是年前为了业绩,也为了不亏本,往往低价高量,然后以量计数,这样的效益会远远大于高价低量,而且来的速度也快,也是年前冲刺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积累口碑的最好时机。最重要的是,这也是业主们真正达到省钱目的的最佳时机。省时省力有保障。

  年底装修相对于春秋两季装修的市民少很多,设计师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在设计上下功夫,肯定会比平时更为细致。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装修既避开年前赶工的高峰期,设计师将有更充足时间来与客户沟通和构思方案;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得更细致、到位,管理人员有更多机会挑选更优秀施工工人。

  这也是能为年后装修有更多的保障,到年后就不用再为设计操心,不用再花精力和心思在设计上,省下来的时间足够你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了,不是吗?

  有需求的情况下,肯定早比晚好。年前就定下装修合同和设计, 保留下价格,年后再装修!买好不买贵,质量细节做到位,早定早省心,早装修早享受。

  有很多业主可能因为暂时没有交房、暂时没有拿房、暂时不入住、暂时没有空、资金比较紧张……,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定装修的方法,既能避免装修涨价带来损失,也可以节省装修费用。

  即:虽然不马上开工装修,但可以跟装饰公司把装修方案预算确定了、把合同签了,附带和装饰公司再签署一份保价协议,协议规定:一段时间(一般是为半年到一年)内,无论装修价格出现任何的上涨,装饰公司承诺在开工时,装修预算按照合同预算执行,不得涨价!

  装饰公司有了装修合同和保价协议,就可以采购和储备合同涉及的装修材料和产品,以此避免涨价风险;而且一开工,所有工地所需材料、产品都是现成的,也可以保障工程施工周期和顺利!

  很多银行(建行、工行)以及装饰公司都提供装修贷款服务,对于资金紧张的客户,这是最好的选择!手续也比较简单,一般由装修公司帮助办理,客户不花时间和精力!

  目前市面上的装修贷款,额度一般在15万以内,年贷款利率在6-8%之间,和近几年装修价格上涨幅度(10%-15%)相比,实际是省钱了的!加上装修后,如果是入住,物业费不白交了;如果是出租,还可以每个月1500-3000的租金收益!

  当然,现在装修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很多装修公司也提供贷款零利息优惠:客户换贷款本钱,利息由装修公司承担!

  希望以上米小米的这两个方法对大家避免装修涨价损失有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MRRRR8了解更多装修行业动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