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富集的优势,聚焦群众“钱袋”“脑袋”“福袋”,创新探索文旅赋能共同富裕新路径,持续壮大文旅产业,不断优化文化供给,坚决呵护文化遗产,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群众对文旅的关注度、认可度、满意度稳步提升。

  一是项目带动。坚持把项目作为增收引擎,策划重点招商项目32个,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加快推进总投资384亿元的19个在建文旅项目,“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梁山公明坊文旅综合体等文旅项目先后建成运营,有力带动了旅游富民增收。曲阜市高标准建设尼山圣境、鲁源小镇等文旅项目,带动圣水湖片区发展民宿150余家、实现村民就业1600余人,片区村均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

  二是景区促动。坚持把景区作为发展载体,实施景区焕新7大行动,重点推动“三孔”、微山湖等4家经典景区“破圈突围”,南阳古镇等12家传统景区“做优做强”,羊山古镇等85家潜力景区“深度开发”。截至目前,累计创建A级景区10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5家、省级文旅康养强县2家、省级精品文旅名镇6家、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27家。梁山县依托贾堌堆农家寨景区,深入挖掘“巷道、古井、旧屋、老树”等资源,打造“旅游+”模式,带动贾堌堆片区村均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三是业态拉动。坚持把业态作为富民抓手,围绕“乐游”,推出万仞宫墙光影秀等10大夜游场景,打造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4家。围绕“乐购”,举办8届“创意济宁”文旅商品设计大赛,累计培育旅游商品企业100余家。围绕“乐食”,推出孔府宴、运河宴、水浒宴等4类特色美食。围绕“乐宿”,培育星级饭店(民宿)38家,创建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3家。泗水县采取“乡村合伙人”模式,创新打造文创小街、研学美食、露营民宿等新业态,带动18个村庄、3000余户村民致富,相关经验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一是文化设施提档。高标准创建国家一级文化馆10家、国家一级图书馆10家,建设10处阅读驿站,形成一批主客共享的城市会客厅。建成达标“儒学讲堂”3016处,累计服务群众300余万人次,5处讲堂被评为“山东省最美讲堂”,数量居全省第1位。2023年,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发放城乡书房建设运营奖励资金9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8000余万元,累计建成标准化城乡书房70个。依托市民学习中心,提供100余万种电子图书、400余种电子报纸等海量资源,2023年数字资源访问量达1806万人次。

  二是文艺创作提质。实施文艺攀峰暨文旅演艺项目提升行动,《闯关赴任》《又见太白》实现常态化演出。4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数量居全省第1位。融合舞蹈、杂技、武术等演艺形态,打造《微山湖》等7部旅游演艺精品,《金声玉振》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为全省唯一。

  三是文化活动提优。高品质组织举办全民广场舞大赛、青年歌手大赛等系列活动。2023年,全市共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6万余场、送戏下乡2.5万余场,邹城吴官村入选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一是深化文物保护。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实施文物资源普查等6大行动,支持曲阜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提升鲁国故城、南旺枢纽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策划10条文物主题游径,打造100家博物馆,构建“一区两园十线百馆”文保利用体系。投入2亿余元,实施150余项文保利用工程,8个项目获2024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立项,数量居全省第1位。

  二是活化非遗传承。加强品牌培植,累计打造国家级非遗项目19个、省级86个、市级283个;培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0名、省级64名、市级262名,邹城设立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是全国唯一县级基地,曲阜琉璃瓦厂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加快非遗产业化,培育省级非遗工坊4家、市级81家、县级180家,孔府印阁将非遗篆刻与电商相结合,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篆刻印章产品销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三是优化公园建设。把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文化遗产的“展示窗”,制定《济宁市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谋划推进园、馆、址、岸、段、遗、品、文等8类项目,策划开展一批重量级文化活动。2023年,成功承办全国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工作总结会、国家文物局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座谈会等7项省级以上文物活动,大运河微山湖博物馆、太白湖露营综合体一期等文化项目接连建成运营,济宁“两河文化”系列文艺展演活动入选山东国家文化公园主题活动典型案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