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倒计时,继“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之“了不起的南山少年”科创之行后,新的一期活动“文脉之行”也顺利收官!
近日,一群生在南山、长在南山的少年们一周内探访南山区多个文化地标,实地感知、触摸城区历史文化,让家乡历史文化入脑、入心,并思考设计出带有南山历史文化“符号”的文创作品。在五天的行程中,调研组成员按照学龄段分为三支队伍,经过先前的考察和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自主设计文创产品。这五天,学生们在一起都碰撞出了怎样的创意火花?
来自南头城学校的“新创队”围绕南山茶文化,设计了“回味南山”文创礼盒。礼盒中的产品设计灵感来源于南山的非遗功夫茶,里面包含茶杯、茶刀、茶壶、挂件茶宠、茶盘、茶包七件物品。礼盒整体为抽拉式,以南头古城城门为灵感,从城门下面可抽出整套文创产品。
南头古城作为深港历史之根、文化之源,一直是深港两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南头古城具有1700多年的历史,且城门中的南城门,更是经过修建后仅有的一座具有明代风貌的城门。
这群初中生们将历史文化景点和茶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展现了历史创新思维。该团队中负责产品设计、文案的林炜舒同学曾去过南头古城和南山博物馆多次,但每次都是走马观花,更不知道古城和文物背后的故事。这次活动,让他对南山历史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例如九九乘法铭文碑让他印象深刻,他和队友在最后创作时达到默契。
“茶盘主体的边沿采用典雅的金漆描边;再往里还有一圈排水槽,中间用来放茶具的地方采用了和九九乘法铭文碑一样的菱形花纹,照应了灵感。”林炜舒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套文创产品,让历史“活过来”,代表南山、走出南山,让大家知道南山不仅是一个拥有高科技的地方,也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
该产品设计方案不仅得到了南头城学校带队老师沈盼的好评“真实、扎实、充实”,还获得了最佳方案奖。
南头中学“善行者究其难队”设计的“爱在南山,排忧解南”礼盒将南山的历史文化记忆与日常用品结合,设计出多款外形别致、内涵丰富的解压文创产品,不仅能帮助使用者缓解压力,还能宣传南山的历史文化。
这些高中生们将南头古城、左炮台、妈祖等文化元素融入作品设计灵感,将南山的历史文化从抽象的概念变成触手可及的文创产品。
南头中学路演作品PPT出自该校学子陈诗敏之手,她的PPT排版被小组队员和其他组称赞“非常漂亮”。
陈诗敏是生在南头古城里的深圳本土村民,后在古城改造后搬迁到周边小区。这次南头古城调研,从回溯十几年的少年成长记忆到寻访古城1000多年的前世今生,再到将古城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作品,她更理解了老辈人对古城深厚的眷恋情结。在她看来,过去的古城和如今的古城各有各的好,如今的古城更整洁、精致,就像被精装过的艺术品。它作为文化景点更有历史氛围,能吸引到大批游客,也更利于南山历史文化的广泛传播。而这份融入她和队友关于南山记忆的文创作品兼具文化寓意和实用价值,再经过多次推翻、完善后被授予“最佳创意奖”。
文物精美的外观、吉祥寓意这两者完美融合,你敢相信,这漂亮的物件是出自一群小学生之手?
路演现场,卓雅小学的“漓海小队”先对这几日了解到的南头古城、南山文物进行介绍,表达了对南山历史的认识与思考,然后展示了以镂空球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产品,将文物精美的外观与吉祥寓意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小学生们虽然对历史的认知较少,但却是此次调研走访活动中热情最高涨的一个群体。他们在活动全程认真记录学习,并对一些具有精美外观的展品表现出极大兴趣。
卓雅小学的汪锦琳同学分享道:“在这5天的学习中,我们在天后宫了解了妈祖文化;在左炮台面向伶仃洋集体背诵了《过零丁洋》;在南水村博物馆听到了客家奶奶唱的山歌,尝到了她们亲手做的香甜的客家茶果;我们还走访了解元祠、郑氏宗祠,了解了古时候的科考制度;连着三天在南山博物馆,参观了古代南山、近代南山、南山改革开放史三个展厅,满载而归......”
在这支队伍中,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观点和创意,所以在小学生们童真的思想火花不断地融合、碰撞之后,将精美的镂空球作为路演作品呈现,而他们的作品展示在卓雅小学带队教师陈小兰的指导下获得了优秀奖。
“了不起的南山少年”文脉之行路演现场,领导嘉宾为少年们颁奖。南山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张亚东与南方都市报社深圳新闻中心首席研究员南岛为文创产品的完善提出专业的细化建议。南山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主任陈军贤总结了三支队伍设计作品的共同特点:设计感强,充分发挥了少年们的想象力;意义丰富,不仅是对文物的探索,更是对南山文化的传承;作品水准高,令人期待成品。
在带队教师分享环节,南头中学带队老师、历史教师徐城认为,南头中学高中生们的作品将日常用品与历史文物结合,变成了有趣的存在。“我想这样的文创产品在市场上也很难见到,我们不做第一,但一定要做唯一。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在完善之后推出来,我相信也是市场的爆品。”徐城说。
文脉之行的调研行程和产品输出任务,让南头城学校的初中生和南头中学的高中生直呼:“痛并快乐着!”为了给小组作业交上完美答卷,这些中学生们经常熬到深夜。大家个个想得抓耳挠腮,反复推敲。
“看到堆成山的稿子要画,大家脸上难免露出疲惫,但最终产品呈现出来的那一刻,这几天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南头城学校舒沐菡同学感慨。
作为被同学们投票推举出来的组长,南头中学岳璐宇同学这些天压力满满。她要根据每位同学的特长来进行小组分工,并在小组队名、产品名字、设计方案一再被推翻的压力下尽快推进任务进度。
被岳璐宇选中上台讲演的蔡超同学在本次调研活动中谈道,“来了就是深圳人,作为深二代,我们已经深深扎根在这座城市了,与深圳文化血脉相连,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我们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生活方式,而这也让深圳这个地方的文化更加多元、充满特色。深圳的许多区都形成了各自的圈落文化,这也增强了我们作为南山人,乃至深圳人的认同。”
从南山文化传承的见证者、守护者,再到传播者,这个以深二代为大多数的南山少年团经历了寻找城市认同和自我发现的旅程。调研活动拉近了小学生们与深圳、与南山的距离,孩子们说:“我们感受到南山历史凸显的两个词汇:迁徙和融合,如今的我们就如同历史上迁到南山定居的先民一样,最终也会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认识到自己不但是父母故乡的人,同时也是深圳人。”
对文物修复感兴趣的南头城学校邹馨蕊同学在活动后写下心得:“文化的广泛性虽在不断提升,然而人们对于其内涵的认知、为何传承、如何传承却愈发浅薄,所以挖掘传统文化脉路仍然是漫长的过程,我辈少年当思文化之义、鸣文化之歌。”
“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之“了不起的南山少年”活动,由南山区委宣传部指导,南山区教育局、南方都市报社主办,鹏瑞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
为了让南山学子们通过挖掘南山文脉,赓续红色血脉,以少年视角感知中国式现代化的南山实践,南山区委宣传部、南山区教育局广泛动员区内文化机构,让学生们深入走近身边历史,讲好家乡故事,坚定文化自信。
据了解,“了不起的南山少年”活动共分为“科创之行”“文脉之行”“生态之行”三个部分。8月14日,参与“生态之行”的南山中小学生正式开展调研走访。他们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博士专家指导下,寻访大沙河生态长廊之旅,探究大沙河蝶变之路。
茶盘主体的边沿采用典雅的金漆描边;再往里还有一圈排水槽,中间用来放茶具的地方采用了和九九乘法铭文碑一样的菱形花纹,照应了灵感。——同学林炜舒希望通过文创产品,让历史“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