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蜀少年·星火计划”红色资源教育功能,加强对四川省红领巾学院的规范化管理,近期,四川省少工委对“蜀少年·星火计划”点位进行了审核更新,本次更新共新增点位16个,取消点位6个。其中,自贡新增点位2个。
自贡抗日献金运动陈列馆是全国首个以“抗日献金运动”为主题的陈列馆,位于贡井街南华宫侧院内,展陈面积约1000平方米,展出实物藏品100余件。陈列馆以“节约献金 支援抗战”为主题,主要分为“全民抗战、抗日救亡、倾城巨献”三个部分。充分展示在中国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号召下,自贡民众无分男女老幼、无分城市乡村,无不争先恐后、慷慨解囊。自贡成为全国节约献金数额最多的地方,创下全国抗日献金22项纪录,谱写了一曲抗日救国的壮歌,掀起了全国节约献金救国运动的最高潮,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览馆位于自贡市沿滩区邓关街道盐业社区,占地250平米,主题为“三线建设在邓关”。展览馆由“光辉史诗”“峥嵘岁月”“不朽精神”三大章节、七个展区组成,分别从三线建设的起因、全省全市的部署、内迁及重点企业等方面介绍了三线建设的意义及影响,重点突出邓关在三线建设时期所形成的“黄岭精神”“盐工精神”,以激发人们对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赞美,弘扬传承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奋力作为,凝聚起新时代勇于开拓创新、敢于奋斗担当的勇气和智慧,持续发挥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积极作用。
拉鲊营地位于 攀枝花市 仁和区大龙潭乡拉鲊村,毗邻成昆铁路遗存和拉鲊古渡,距主城区 40 余公里。营地第一期占地 2 亩,内设有拉鲊文史馆、营房、室内外教学场地等设施,主要接待党史学习教育和研学教育。
红旗村村史馆“冉家大院”位于攀枝花市仁和镇红旗村,红旗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推动“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建设红旗村“冉家大院”党建示范教育基地,讲好三线建设故事,传承三线建设精神,充分展示“英雄攀枝花”的红色基因和红旗村的“红旗精神”。
习风园位于河门口苏铁中路与苏铁西路的交汇处,面积约500平方米。习风园传承家风文化,园内“创家路”,记载着从1964年到2015年河门口51年的建设历史;“河门口好家风”,展示了最美河门口人的感人故事;8根文化柱展示当代河门口杰出人物的质朴品德;“传家宝”记载了老一辈河门口人教育后人的家训,忠诚、老实、清廉和奉献精神;“最美女工”展现三线建设劳动者的时代风采,诠释攀枝花精神的深刻内涵。习风园以“互联网+”的形式为困难群众搭建了家义坊、创业格子铺等平台,同心联盟党员教育红色基地、服务基地,妈妈厨房、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综合体,为辖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多元化、高品质的社会公益服务。
初心园位于攀枝花市西区河门口北街和畅巷 10 号,面积约 7 亩,分为西区三线文化实景主题公园、西区三线微博物馆两个部分,旨在进一步保护三线遗产、传承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实景主题公园主要以浮雕、微场景、景观小品、雕塑等形式,展现三线建设时期的典型人物、生产生活等内容;微博物馆主要介绍三线建设时期各个行业的历史沿革、大事记,展陈相关图片、生产生活物件等。
千佛镇红色走廊位于绵阳市安州区千佛镇老望沟村,紧邻千佛镇红色文化广场、千佛山战役纪念馆、“5·12”地震纪念馆,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千佛山战役期间,老望沟村是红军集结的主要区域,有良好的红色文化基础。经过一系列建设,逐渐形成以“千佛山战役纪念馆”“5·12地震纪念馆”为“点”、蜿蜒2.5公里的党建文化长廊为“线”、红军千佛山阻击战文化广场为“面”的“点线面”红色“旅游链”。
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位于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锚定 “ 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 ” 这个定位,深挖沼气文化,构建 “ 共富之园、凯歌公社、幸福乡村 ” 三大组团,建立农耕博物馆、供销社、沼气文化陈列馆,再现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居生活场景,讲述沼气人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拼搏故事。同时按照大地景观化、庭院果蔬化、农村田园化、产业特色化、城乡一体化 “ 五化 ” 工作要求,壮大四条精品凯歌旅游线路,串联七处农文旅融合体验景点,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乡村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伍先华旧居位于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先华村,是为纪念抗美援朝“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而建立,占地约9亩,现有室内建筑面积约240平方米。项目布局有伍先华旧居、生平事迹陈列室、英雄书屋、军事拓展训练营及抗美援朝时期军用设备景观小品等,主要呈现伍先华15岁离家之前的生活场景及抗美援朝的壮阔历史。事迹展共分为“穷苦岁月多磨难”“捍卫和平与正义”“入朝参战建功勋”“英雄赞歌永传颂”四个板块。
象山书院坐落于遂宁市大英县西北部象山镇象山中学,据《象山书院碑记》有载,乡贤钟瑞延于清咸丰辛亥年初集资修建了书院。书院坐东南向西北,复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2812平方米。前厅为木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在形似太师椅的金象山中,书院院前开阔,院后有山峰作为屏障,院中古柏苍翠,桃林芬芳。从空中俯瞰书院,它似一只展翅的大鹏。书院传承百年的气息中,蕴含着革命先烈的铁血丹心,在象山镇的百年变迁中独具风骨。书院曾经是中国地下党活动联络的后方基地之一;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的时候,书院有十名学生参加赴印远征军;1949年,遂宁、三台、中江南路、蓬溪组织游击队,在书院成立川中纵队司令部。
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坐落在内江市的梅家山。1952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为纪念十万筑路民工的历史功绩,缅怀筑路英雄而修建。1594年春,于堂前40米处建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碑高14米,碑身正面隶体阴刻“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二级碑座正面镌刻同志题词,与成都人民公园“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遥相辉映,浓缩记载了四川人民数十年保路、筑路的历史风云和不朽功绩。
界牌村红军烈士陵园位于巴州区大和乡界牌村, 2015 年 7 月在原杀牛坪战斗遗址基础上动工修建烈士陵园,该陵园占地面积 57 亩,建筑面积 2000 平方米。陵园按红色革命内涵建 “ 五区一园 ” ,现载录革命烈士 5000 余名,安放无名红军烈士墓 220 座,合墓 1 处,牌坊 1 处,建有纪念广场 1500 平方米、纪念亭 2 处、园林绿化 2000 平方米,存有烈士遗(文)物 200 余件。每年接待前来凭吊瞻仰的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及烈士亲属近 15 万人次,现被命名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位于芦山县汉姜古城,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展览面积3880平方米,总投资5682万元。2016年7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集纪念、展示、宣传、教育、研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设抗震救灾厅、科学重建厅、幸福生活厅三个大厅。纪念馆以“新路·新生活”为主题,线”芦山强烈地震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践行“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展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是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三基地一窗口”的重要展示地。
大树镇红军文化广场现场教学基地位于汉源县大树镇麦坪村,建于2020年1月,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广场内建设有胜利号角雕塑、火炬雕塑等建筑,是“红军佯攻富林,掩护主力强渡大渡河”事件的发生地,具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和厚重历史文化底蕴。
1935年5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五团在左权、刘亚楼指挥下,占领大树堡,佯攻富林,牵制兵力,为红军主力夺取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打下胜利基础,是红军长征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021年4月在红军广场内新建占地面积310平方米的汉源县党群服务中心,能容纳80人的红色微课堂教学,满足红色党史教育参观。提升打造“千年足迹、人文麦坪”文化长廊。通过历史画廊的演绎展现汉源历史大事记,景观长廊的地面铺装采用卵石铺成足迹的形状,象征着当地人民脚踏实地生活,参与家乡建设。
纪念馆位于雅安市荥经县人民路西段路299号,距离高速路口3公里、高铁站60公里。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先后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廉政建设基地、微党课实景示范基地。内容大纲经荥经县党史研究室等部门审核并批复,由胡长保舍身保卫毛主席、中央红军在荥经、红四方面军血战荥经等单元组成,主要展示红军长征在荥经内容。
1950 年 3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歼灭盘踞在会理、宁南、盐边等地残余部队,平息了反动势力制造的匪乱,使三县人民获得了彻底解放,为了永久纪念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会理县人民政府和驻军,于 1951 年 2 月,在西山原西来寺旧址处修建了烈士陵园。
整个陵园占地面积 26160 平方米,呈阶梯状布局,古柏掩映、花木繁荫、环境优美,经过多年的整修,现已焕然一新。园内有烈士纪念碑、亭、纪念堂、南北陈列室和烈士墓地,六角亭纪念碑上刻有剿匪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的 280 位烈士姓名,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上刻有 71 位会理籍抗日阵亡将士姓名,墓地安葬着 90 位烈士遗骨,南陈列室图文并茂展出了红军长征过会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对越自卫还击战四个部分,北陈列室展出了缅怀烈士的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