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地处新安江畔的歙县卖花渔村,以种植花卉盆景闻名全国,是徽派盆景发源地,全村大部分村民在家从事盆景产业。近年来,卖花渔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以花卉苗木为盆景,发展庭院经济;以授人以渔为传承,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持续稳定增收,走上了一条“产业+庭院+兴旅+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夯实“庭院经济”基础设施。根据地理环境和村民急难愁盼事项,结合美丽庭院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打造卖花渔村水口,新建生产便道、自来水工程、电商大楼、洪岭旅游古道、进村循环道、停车场等项目,为发展“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庭院经济+”多元业态。围绕村庄颜值提升,将庭院“小盆景”和村庄“大盆景”有效融合,按“净化为先、绿化为表、美化为本”的原则,打造了一批“美丽庭院”,进一步促进盆景庭院经济发展。卖花渔村家家户户的庭院,既是村民盆景展销平台,也是外来游客观光赏花的打卡点。“美丽庭院”不但催生了“庭院经济”,实现了从“方寸地”到“增收园”的转化,更激起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家家户户精心打造“美丽庭院”,把盆景变风景,全力创建卖花渔村3A级景区。坚持以花为媒、以花促旅,加大宣传造势,连续举办11届“梅花节”,并在活动期间开展摄影比赛,让游客有更多的体验感和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卖花渔村的文化内涵和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卖花渔村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集盆景销售、盆景制作技艺展示、摄影采风、游赏观光、农家乐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新局面,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赢。
“名师带徒”传承培育非遗人才。2008年,“卖花渔村盆景技艺”被国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卖花渔村不仅是培养传承人的基地,更是对外展示徽派盆景魅力的窗口。目前,卖花渔村已拥有徽派盆景技艺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12人,县级21人。以传帮带做好盆景制作技艺传承,引导“名师”与“徒弟”结对,徽派盆景技艺传承队伍越来越壮大,已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队伍86人。鼓励在外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村民在村就地就业,全村现有35岁以下徽派盆景制作从业人员达60余人,先后涌现出一批年轻技艺大师和销售能手。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促增收。以花卉盆景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为纽带,积极引导盆景生产经营户加入联合经销组织,互通信息资源,严守信誉质量,借助“美丽庭院”,打造直播现场平台,将盆景销往全国各地。邀请北京林业大学、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阿里巴巴数据学院和黄山市书画院等涉及盆景、电商、艺术方面的专家进行授课,受训人员达400余人,有效提升了当地花农盆景制作技艺和销售能力。全村现有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1家、经营网店40余个,有50余户村民通过自媒体直播带货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进行线万元。
积极谋划促高效可持续发展。以绿色为发展底色,以徽派盆景为产业发展核心,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起来,着力打造卖花渔村徽派盆景小镇。小镇规划总面积3.5平方公里,分为核心区和延伸区。核心区卖花渔村,聚焦盆景种植、培育和成品展示,以徽派盆景特色产业为基础,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业。延伸区辐射至其他乡村,包括大梅口、瀹岭下、瀹岭坞、鲍庄、夏坑等地,重点建设小镇会客厅、徽派盆景交易与配送管理中心,主要功能体现在盆景研学讲堂、创新服务、信息咨询、旅游服务等。实现盆景产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打造集中展示中国徽派盆景文化魅力和活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方传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