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双”谢幕,更新、共生!第18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于11月26日画上圆满句号。《卷宗》对中国国家馆策展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进行了专访,回顾了这个独特的中国故事。
阮昕是今年第1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策展人,采访便从展览主题“更新·共生”如何诞生开始。他认为在看似凝固于时间里的威尼斯背景下反观、反思中国城市更新和“更新”本身这个理念,是很重要的一个起点。在改革开放40年期间,中国千变万化,似乎是我们特有的现象。过去的中国有点像如今的威尼斯,好像传统是不变的,像在远观瀑布。如果走近看瀑布,它却是多么地气象万千,变化无常。今天我们反过来看又非常有意思,似乎我们总处在近观瀑布的情景之下,看到的都是变化。但是如果我们后退远观, 可能会看出是文化传统的恒定性在支撑这些变化。用这个比喻更适合过去看传统中国,策展理念希望给大家带来从瀑布近端往后退的视角,透过现象带来一种距离感。
展览中出现不少上海的日常案例,阮昕谈到上海在“更新·共生”主题上既有代表性又有独特性。来看一组印在镜面地台上的数据:上海40年来人口的变化从1,100万到2,500万,而人均居住面积从4.5m2到37.4m2。数据体现出了城市更新变化的抽象事实。上海有中国城市典型的高速公路、高楼大厦、日新月异的变化等宏观叙事,也有对点点滴滴宜居生活的追求。通过日常的“点—线—面”展现:点,比如快递如叠加在生活里一样,在偌大的城市中自然进行;线,如张爱玲所描述的上海,压力中有一种疏旷、一种闲适,它体现在一堵墙,一个游廊或者一排树,和很多口袋公园中;还有面,咖啡馆、店面、超市里的一个小小的闲适空间。中国真的是人们口中总说的千城一面吗?上海就是上海,有它的典型性。带上一点点口音和腔调,把这些特点从城市、建筑和人生活的角度中勾勒出来,也是要透过现象让大家看到中国城市生活的某种地域性。在选择参展作品时就有这样一种考虑:那就是大城市生活中的匿名感,你可以消失在里面,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
周巍装置作品《城市共生:物的流变》里埋着不同时期上海的生活物件,收音机、迷你电视机、锅碗瓢盆等物件局部裸露在外。
如果从整个展陈设计的起点讲起,阮昕将展陈本身的“故事性”看得比展示某一个建筑师的作品更重要。作品只是序列故事当中的一部分、一个点、一条线。展览在他最初的构思中需要一种有机性,并不是完美不能动的,是可以加一点或减一点的。另外设想的一点是完整性,虽然有种模糊感,可以叫作“有机的整体”(organic totality)。这些想法跟威尼斯息息相关,因为威尼斯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中古时期形成的一个城市工艺品,区别于文艺复兴所追求的数学性完美。人们走到中国馆之前会经过军械库的船坞:一排排巨大的廊柱倒映在海湾中,廊柱上的抹灰已经剥落了,通过斑驳的砖头可以看到残破美。它不是数学性的完美,而是随时在变化,记录的是时间。对这一排排柱廊形成的整体印象会先留在人们的脑海中。然后走进中国馆,绕过如同屏风一般的展言墙,再次看到两排巨大的柱廊,这是阮昕写给威尼斯和意大利建筑传统的情书,表示致敬是对话的前提。
展厅中,高高低低的柱子一字排开,时而紧凑时而疏离,带来或连续或停顿的灵活节奏。
在谈到空间内色调的含义时,阮昕解释道,其中一排柱廊选用接近罗马古城的“庞贝红”(Pompeii red),红色也是中国比较喜欢使用的,这是文化对话之间的微妙把玩。另一排是光的颜色,半透明的。通过柱子内的光把展厅照亮时,会发现每个柱子当中有个龛,再走近看展品好像是一件精致的珠宝。区别于西方画廊观画的展示方式,中国画不是挂在墙上而是放在抽屉里,必须知道哪个抽屉里放了哪个卷轴,把它拿出来后再把它展开去读,一边读的过程中还会把它收卷起来。这个过程是随机的,不需要从头看到尾,随时可以休息,有些东西略过不看了,所以逛了半圈或者一圈后形成的印象是带有选择性的忘却,这样一种“有机的整体”是非常有意思的感受。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分心,看书观画都困难,随时都在看手机或被外界干扰。这样的场景会创造一种机会,可能有几个时刻是专注的,在记忆里把这几个点缝补起来,就形成了“读展”而不是“观展”的过程。这是独特的中国体验,并不是形式上的。展陈设计的艺术性和整体性重过每一个展品本身。每一个展品像是戏中的角色,有些可以退去,有些可以进来。确实如阮昕所说,这些柱子多一根少一根问题不大。柱子排列有的地方密集,有的地方提供疏旷的节奏感 ,以抽象的方式重新演绎从威尼斯的街、巷、口袋广场到大的广场、到运河。这种体验重要的是“有机的整体”中有一种中古的风尚,不是文艺复兴的Leon Battista Alberti,其数学性的完美作品中,元素不能多也不能少;同时也是对中国的“千城一面”致敬,因为其表象后面的内涵极为丰富和微妙。
观众会发现作品的形式很统一,例如为什么所有模型都同样使用粉红色半透明材质来做呢?阮昕表示并不担心均质化让作品单调,这样不但不会影响作品的丰富性,而且可以调动人的想象力,去思考这个作品真正的尺度和色彩。就好像中国过去通过用墨,在墨中见五彩。他提到童隽先生年轻时在欧洲壮游期间画了很多速写和水彩,最后总结出来最偏爱的颜色就是赭石。在这种褐色基调中能感觉到阳光的强度、斑斓的色彩和材质,这个非常“中国”。如今太多时候我们是通过屏幕感知这个世界,不再真正地去看、闻、触摸和想象;感觉都麻木了,均质性正是为了刺激人的感知。
本次参展的40多个当代建筑作品类型多元,但以统一的形式呈现。穿梭在柱廊中逐个望去,可以感知到中国建筑师群体在这些年发展实践中的努力。
走到中国馆的室外展区时,会看到草坪上的装置中观众自在地打卡拍照、小孩在里面玩耍,累了可以坐着休息,大家围着柱子,放着酒杯聊天。被问到怎么这件作品都没有展签时,阮昕引用艺术家Henri Matisse说画家应该先把舌头割掉。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这件装置是一个“谜”,有意思的是它极端抽象又很亲近。虽都是专门为此次展览主题创作,但该装置跟室内柱廊不同,是独立作品,没有支撑建筑师的作品,而支撑的是人。它如同城市、建筑,为人的生活提供了舞台、画框和背景,成为一个“宜居”的场所。现场人们怎么对待这件装置和他开始的构思一样,不需要去教化和提供使用说明,大家非常自然、直接地入驻进去。
“宜居·谜”装置位于场馆外的花园中,浅灰色瓷砖上摆4oomm、65omm、1,100mm三种高度的圆柱体,外围一圈贴有金属数字。规整的装置形态像一个摆阵,而其背后讨论的实则是院落和塔楼的宜居度和土地利用率等。
当更进一步讨论装置背后的思考时,阮昕介绍了两种空间组织的方式:一种是院落,一种是塔楼。两种方式的土地利用率和给人带来的空间感受、生活方式不同。院落空间在容积率上明显更高效,在使用上更宜居。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4月刊中,阮昕的《“营生处事”与“修词成章”——作为新通识的“设计思维”》一文中讲到以Leslie Martin为代表的“剑桥土地经济学派”研究发现,纽约曼哈顿的中心地带,用Mies van der Rohe的36层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作参照物,按塔楼方式建起来得到的容积率,如果用同样网格的院落方式,八层就达到了,而且中间得到有28个华盛顿广场那么大的空间。理性的计算结果是一个非常让人吃惊的结论。问题是20世纪资本主义的金融中心,为什么在土地利用率上并没有采用最高效的方法呢?这就回到对城市和建筑做一种功利性的思考,而最终象征性、文化含义和效率之间的比较,不会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很幸运这个装置能得到大家身体上直观的理解,如果能上升到思辨和解读就会更有意思。阮昕想把后话留给观众,艺术家要再多讲就露馅了,让观众毫无负担地去体验也是他的目的。
当了30多年教书匠的阮昕,除了写作,也做实践。最近这几年在上海差不多建好了的两个项目,其中北鲲园是300m长的一堵校园围墙。因为城市希望大学能够更开放,让出一些地给市民去用;但是出于对校园管理的要求,墙还得有。所以设计任务简单来说就是怎么能既有围墙又能开放,于是就有了一个墙园:可居之墙。墙在中国随处可见,顾名思义它起分割的作用,因为有了一堵墙,校园与城市就分开了。但往往初始的使用目的和带来的结果会成为有趣的悖论,这个东西很哲学,因为这堵墙,校内外可能连接得更好,有更多的机会去交流。由于是在上海交大的闵行新校区,这堵墙于是对时间的合法性和历史感有所追求,包括用特殊烧制的砖头形成的手工编织感,让它刚建起来就像是已经立在那几百上千年了。
另一个项目设计学院大楼也是校长交给阮昕的任务,是一组老楼的改建,里里外外重新设计。有意思的是这时建筑师可以身兼甲方、设计方和施工监理,可以认为阮昕在为他的同事和同学们打造一个“家”。回到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Claude Lévi-Strauss的理念,是一个“家屋社会”。我们不能把今天社会完全当作一种有秩序的组织,机构、企业的结构也不完全是有目的构成,因为无论是一个机构、企业或学校,都离不开一种类似家族和亲缘关系的成分。于是社会和住屋一定是紧密相扣的,这是构思设计时的起点。所以建筑里大大小小的房间,各有性格,里面的光感、形状和尺寸都不太一样。这些房间的功能是由其所处位置决定的,像在家里的一个角色。比如遇到一个正好适合做会议室的房间,那就把这里定为会议室了,使用的时候大家觉得非常有机。老楼中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今天从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结构安全性看,都有巨大的问题。设计中部分采用编木拱结构,新型的工程木结构非常环保,跟中国古代木结构思路结合。编木拱可以用预制方法,而它的重复的运用形成了古罗马般拱圈的屋顶,呈现出了震撼性空间,既像古罗马的公共浴室的社交空间,又是中国“登堂入室”的几进院落;在日光的引入上是一种中西对话。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改造设计在原建筑对称平面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室内中庭空间,形成从中国合院到罗马花园的平面秩序。
说到学校,我们也很想知道阮昕对后疫情时代,也就是接下来中国设计类教育和行业市场的发展有怎样的看法。“哈,这个问题我要能问答,就像经济学家能告诉股民怎么买股票一样了。我不敢说有明确的答案,但可以尝试一下,因为这确实是年轻人关心的,我不可能不思考这个问题。”他以法国建筑教育在学院的起点写过建筑教育的历史:从17世纪末期,建筑进入大学有几百年了,但它始终还是一个行业。作为建筑和设计类学院,跟行业的结合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以上海交大设计学院为例,阮昕把它定义为一个“小社区”,里面有优秀的学者和科学家,还有优秀的设计师,这两类人员组成教师团体。因为建筑和其他设计专业既是行业,也是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文化、传统。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出来就能干活的?还是能引领行业的、对知识体系有贡献的人?阮昕认为应该允许不同的建筑、设计院校有多元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可是今天很难做到,因为大学排名和对学科的各种评估把原本多元丰富的院校变得非常均质化,这是令人担忧和遗憾的。本来IUAV(威尼斯建筑大学)在威尼斯就应该有特色,跟Polimi(米兰理工)和Torino(都灵理工)的建筑学院不一样,Sapienza(罗马一大)应该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就应该有不同的学派,培养不同的人。回到中国也一样,有的学校坚守岗位本职,一定要培养一批直接进到行业的建筑师。但我们回避不了行业下滑、人工智能又来势迅猛的时代。过去不少要花很多力气教学生的东西 ,现在可以通过ChatGPT解决,这需要反思。比如上海交大校训提出的不光是要培养理工、农、医、设计、文等某个领域专业人才,而是全方位的通才,于是大学期望毕业生将来能成为“学术大师、治国英才,业界领袖和文化精英”,跟传统的博雅教育是一致的。
从起点在意大利的欧洲中古时期博雅教育和人文熏陶,到后来17世纪现代科学出现,再到18、19世纪工程技术进到大学,美国出现文理学院变成新的通识。阮昕在交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的那篇文章中,追述了设计本身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提到了它的行业性、实用性,文化和艺术性。最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怎么来看设计当中可以计算的和不可计算的部分,如何组成设计思维,可以称为新时代的通识教育。这是今天建筑、设计教育所肩负的重要职责。
阮昕表示对行业下滑、AI兴起、设计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等并不过分担心。“我很乐观,这会给建筑设计教育带来巨大的机会,因为我们培养的是新时代的通才。”他也倡导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的“对美与善的敏锐感知”,因为这也是中国讲的美育和德育的结合。尤其在设计教育里需要创造一种环境,让设计类院校能够多元共生。均质化会让我们被行业压垮,被技术异化,最后失去人最珍贵的东西,即一种忘我的艺术情怀和不可名状的爱与憎。
采访过程没有完全按照提纲的顺序,聊着投入也超了些时间。可以看出无论在教学还是实践中,阮昕的思维中不可避免地一直都有着中西文化交流的考量。只有交流才会对自己的传统有更深的理解和传承,也可以认识到共性的重要。用薛宝钗的话“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日常交流中会琢磨出个性和差别,有时只是微差,但这种微妙性特别有力量。在阮昕看来,西方所谓的启蒙时代达到高峰,就是对自我意识的绝对崇拜,“我思故我在”是西方哲学里非常重要的命题。但中国文化里我们从来没把人的自我意识提到那样的高度。如果认为行为一定是意识指导下的结果,就有了一切都是可以策划计算的思维,这在中国文化中不成立。因为生活当中有很多谜,功利主义、趋利避害、去苦就乐解释了生活的一部分,还有解释不了的很多事情是在忘我的情况下做的,可以通过“有机的整体”的价值和意义去展示。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6日下午6点,第18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落下帷幕。在陪伴大家6个月后,本届中国馆以“更新·共生”为主题的展览也圆满闭幕。
感谢所有参展建筑师、设计师的精彩作品为此次展览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感谢在过去一年中为本次展览给予过大力支持与帮助的所有人,感谢各方媒体对本届展览充满激情和热情的分享。
特别鸣谢:上海闵行房地(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碧谱照明、山灰艺术社区、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合作与交流支持: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威尼斯建筑大学、都灵理工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罗马一大、威尼斯大学
宣传媒体支持: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IP SHANGHAI、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网、CGTN、环球时报、光明网、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时代建筑、卷宗Wallpaper*、ArchDaily、有方、谷德、建道筑格ArchiDogs、ELLEDECO家居廊、周末画报、凤凰艺术等
展览支持:上海设计周首席运营师裔照珺及其团队、奥默默工作室、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萧冰及其团队、碧谱照明、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齐涵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纭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艺创模型设计有限公司、章鱼摄影等
云展览技术支持:虚幻引擎、深圳潮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平行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参展人/参展机构:薄宏涛,蔡春燕、刘涛,杜春兰,范蓓蕾、孔锐、薛喆,郭宇辰、杨思齐、詹孛迪+姜伯源、王静雯、杨硕,何健翔、蒋滢,何孟佳,黄华青,黄印武,孔宇航、杨崴,李丹锋、周渐佳,李兴钢,刘珩,刘可南、张旭,刘漠烟、苏鹏、琚安琪、应世蛟、李园园+宋佳威,刘宇扬,龙瀛,罗晶、于博柔,孟凡浩,钱诗韵,阮昕、张洋,水雁飞,宋晔皓,孙昊德、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学生团队,童明、任广、郭鸿衢,汪单、李智博,王求安,王欣、孙昱,王彦,王卓尔,徐迅君、张旭东、庞磊,杨泳梁,张斌,张佳晶,张利、赵鹏、叶扬,章明、张姿、秦曙、苏婷,张鹏举,张彤、Aldo Aymonino,郑晓笛,周巍,朱锫,庄慎、任皓、唐煜、朱捷,CBC 建筑中心,重庆设计集团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大舍建筑,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设计周
策展团队:策展人:阮昕;执行策展人:张海翱;展陈设计:阮昕、奥默默工作室;策展团队:孙昊德、黄华青、徐航、杜骞、饶富杰、吴洪德、汪单、汪灏、李迪